[发明专利]一种水体水样采集装置及采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30603.5 | 申请日: | 2020-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4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董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志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G01N1/16 |
代理公司: | 徐州创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3 | 代理人: | 于浩 |
地址: | 23131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体 水样 采集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体水样采集装置及采集方法,包括采集装置本体、主控制单元、挂环和密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装置本体内部设置有第一储水罐、第二储水罐和第三储水罐,所述第一储水罐、第二储水罐和第三储水罐内部壁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水位感应器、第二水位感应器和第三水位感应器,所述第一储水罐、第二储水罐和第三储水罐固定在支撑底板上,所述采集装置本体底部固定有铅坠固定套环,所述铅坠固定套环螺旋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采集装置本体内部底部安装有蠕动泵,本发明一种水体水样采集装置及采集方法可以一次性采集水体三种不同深度的水样,大大的提高了水体水样采集的工作效率,也节约了采集水样耗费的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体采集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体水样采集装置及采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有害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点源污染(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面源污染(城市、农田的降雨径流)未经充分处理排入江河、湖泊和海洋,使天然水体受到严重污染。污染物在水体中通过迁移、扩散及转化进一步扩大其影响范围,因此,对地表水体(江河、湖泊及海洋)进行水质监测是十分必要的。水样采集是水质监测的重要环节,在水样采集过程中一次只能采集一种深度的水样,这就造成了工作进度缓慢,浪费掉大量不必要浪费的时间,同时现有的采集装置智能化不高不精确,因此采集水样时操作麻烦,使用不方便等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水体水样采集装置及采集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体水样采集装置及采集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体水样采集装置及采集方法,包括采集装置本体、主控制单元、挂环和密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装置本体内部设置有第一储水罐、第二储水罐和第三储水罐,所述第一储水罐、第二储水罐和第三储水罐内部壁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水位感应器、第二水位感应器和第三水位感应器,所述第一储水罐、第二储水罐和第三储水罐固定在支撑底板上,所述采集装置本体底部固定有铅坠固定套环,所述铅坠固定套环螺旋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采集装置本体内部底部安装有蠕动泵,所述蠕动泵进水端与采集水进口连接,所述蠕动泵出水端通过水管分别与第一储水罐、第二储水罐和第三储水罐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储水罐、第二储水罐和第三储水罐密封连接与蠕动泵之间的水管上分别安装有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所述采集水进口左侧设置有下潜深度感应器,所述密封盖通过排气管与外界联通,所述排气管上安装有逆止阀,所述主控制单元左右侧分别设置有无线信号发送装置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所述主控制单元上方设置有锂离子电池组,所述采集装置本体内部顶部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通过转动轴与螺旋桨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旋桨和电动机之间转动连接的转动轴与采集装置本体接触部设置有密封圈,所述采集装置本体侧身上设置有观察窗。
优选的,所述采集装置本体为密封装置,所述铅坠固定套环初始固定的下坠物在水中的重力与采集装置本体在水中的浮力保持相等。
优选的,所述第一储水罐、第二储水罐和第三储水罐被机械爪紧紧抓取,所述机械爪通过机械臂固定在固定住上,所述固定住底部安装在固定底座上。
优选的,包括一下步骤:
(1)该装置采集水体样本共分为三个采集阶段分别为:水表水体的采集、水体中间位置水体的采集和水底水体的采集;
(2)将采集装置放置水体,通过移动端控制水体水样采集装置到达指定区域;
(3)到达指定区域后,通过移动端操控下达采集水体水样信息,水体水样采集装置通过无线信号接收装置收集到信息后,主控制单元对信息进行处理,并启动蠕动泵和第一电磁阀,向第一储水罐中输入水体水样,设置在第一储水罐中的第一水位感应器对水位进行实时的检测,并通过无线信号发送装置将水位信息发送到移动端,供操作人员进行观测,水位到达指定位置后,通过移动端关闭蠕动泵停止取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志,未经董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06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