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箱焊接机器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31825.9 | 申请日: | 2020-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59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华;曹亚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兴达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32 | 分类号: | B23K9/32;B23K9/133;B23K37/047 |
代理公司: | 南京科知维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70 | 代理人: | 许益民 |
地址: | 2257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箱 焊接 机器人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箱焊接机器人装置,包括IC5控制柜以及分别与所述IC5控制柜电性连接并受其控制的行走机构、L型双回转变位机、机器人、焊机;行走机构上安装有焊接工装夹具,焊机由送丝机供丝,焊枪的旁边安装有清枪台。待焊接的水箱固定于焊接工装夹具中,焊接工装夹具沿行走机构移动并将水箱送至L型双回转变位机处,L型双回转变位机固定焊接工装夹具,IC5控制柜控制L型双回转变位机、机器人以及焊机同时启动并协同完成焊接工作。本发明可以改善劳动强度,提高焊接的产品质量,保证产品的一致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丝帘线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润滑剂水箱焊接机器人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自动化是在工业生产中广泛采用自动控制、自动调整装置,用以代替人工操纵机器和机器体系进行加工生产的趋势。在工业生产自动化条件下,人只是间接地照管和监督机器进行生产。工业自动化的推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并可以有效保证生产质量。
目前的润滑剂水箱在加工过程中一般采用人工焊接,劳动强度大,加上工人长时间处于高温及强光环境下,易导致焊工焊接过程不稳定,质量难以保证,焊接质量依赖焊工的焊接技巧和经验,焊接一致性较差,焊接效率难以提升,影响工作效率,因此需要利用工业自动化的优势,采用市面上成熟的ABB机器人,组建一种水箱焊接机器人装置,实现润滑剂水箱的自动化焊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焊接效率低下,焊接质量不稳定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水箱焊接机器人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箱焊接机器人装置,包括IC5控制柜以及分别与所述IC5控制柜电性连接并受其控制的行走机构、L型双回转变位机、机器人、焊机;所述行走机构安装在工作台上并直线延伸,所述行走机构上安装有焊接工装夹具,所述L型双回转变位机安装在所述行走机构的端部侧边,所述焊机包括焊枪,所述焊枪连接于所述机器人并且正对所述焊接工装夹具,所述焊机连接于送丝机并由所述送丝机供丝,所述焊枪的旁边安装有清枪台;
待焊接的水箱固定于所述焊接工装夹具中,所述焊接工装夹具沿所述行走机构移动并将所述水箱送至所述L型双回转变位机处,所述L型双回转变位机固定所述焊接工装夹具,所述IC5控制柜控制所述L型双回转变位机、所述机器人以及所述焊机同时启动并协同完成焊接工作。
优选地,所述行走机构包括直线导轨、滚珠丝杠、电动机以及下料叉架;所述直线导轨铺设在工作台上,所述滚珠丝杠与所述电机成套配合使用,所述滚珠丝杠与所述电机有2套并分别用于推动所述下料叉架沿所述直线导轨前后移动以及垂直于所述直线导轨上下升降。
再优选地,所述L型双回转变位机包括大回转机构以及小回转机构,所述大回转机构由伺服电机驱动并通过旋转盘进行360°转动,所述小回转机构由伺服电机驱动并通过旋转盘左右90°转动,所述焊接工装夹具固定安装在所述小回转机构的旋转盘上。
再优选地,所述大回转机构和所述小回转机构同步转动。
再优选地,所述焊接工装夹具包括箱体工装夹具或者底座工装夹具。
再优选地,所述箱体工装夹具包括左侧压紧机构、右侧压紧机构、移动式龙门压紧机构以及仿形内模;所述左侧压紧机构和所述右侧压紧机构均为中空结构且分别固定在待焊接的水箱两侧,所述移动式龙门压紧机构设置在待焊接的箱体接缝处,所述仿形内模位于所述左侧压紧机构和所述右侧压紧机构的内部。
再优选地,所述底座工装夹具包括安装法兰和固定在所述安装法兰上的固定夹具,所述固定夹具包括侧面压紧和顶面压紧,顶面压紧位于侧面压紧的顶端并且与侧面压紧之间通过铰链或是转轴连接。
再优选地,所述焊机选用福尼斯焊机TPS40,所述送丝机与所述福尼斯焊机TPS40组合并在焊接过程中不断向所述福尼斯焊机TPS40送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兴达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兴达智能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18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