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荒煤气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32683.8 | 申请日: | 2020-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7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史万祥;姜传增;戚光;苏欣隆;史亚楠;张亚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子星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K1/04 | 分类号: | C10K1/04;C10K1/00;F25B15/06;F25B27/02;F28B9/08 |
代理公司: | 郑州意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8 | 代理人: | 张江森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气 余热 综合利用 系统 | ||
1.一种荒煤气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包括焦炉上升管(1)、桥管(2)、集气管(3)、机械阀门(17)和电磁阀门(18),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管(3)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桥管(2),且桥管(2)一侧的集气管(3)外壁上固定有焦炉上升管(1),并且集气管(3)远离桥管(2)的一侧设有气液分离器(4),所述气液分离器(4)远离集气管(3)的一端设有初冷器本体(5),且初冷器本体(5)远离气液分离器(4)的一端安装有电捕除油器(6),并且电捕除油器(6)远离鼓风机(7)的一端固定有脱硫工段(8),所述脱硫工段(8)远离鼓风机(7)的一端安装有粗苯工段(9),且粗苯工段(9)一侧的气液分离器(4)底端设有焦油氨水分离槽(14),并且焦油氨水分离槽(14)的底端设有油品槽(15),所述焦油氨水分离槽(14)一侧的初冷器本体(5)底端设有冷凝液增压泵(21),且油品槽(15)一侧的冷凝液增压泵(21)底端设有初冷器冷凝液分离槽(22),所述电捕除油器(6)下方的焦油氨水分离槽(14)外壁上设有循环氨水槽(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荒煤气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氨水槽(12)远离焦油氨水分离槽(14)的一端固定有剩余氨水槽(11),且剩余氨水槽(11)远离循环氨水槽(12)的一端设有蒸氨工段(10),并且蒸氨工段(10)下方的循环氨水槽(12)底端设有循环氨水泵(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荒煤气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氨水泵(13)的底端设有机械阀门(17),且机械阀门(17)一侧的循环氨水泵(13)底端设有电磁阀门(18),并且电磁阀门(18)下方的机械阀门(17)底端设有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制冷机两用系统(16),所述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制冷机两用系统(16)的一侧的外壁上设有动力阀门(19),且动力阀门(19)远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制冷机两用系统(16)的一端设有循环氨水增压泵(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荒煤气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管(3)一侧的外壁上固定有抽风机(308),且抽风机(308)下方的集气管(3)内部设有送风机(301),并且送风机(301)下方的集气管(3)内部安装有喷水嘴(302),所述喷水嘴(302)下方的集气管(3)内部固定有过滤棉(303),且过滤棉(303)下方的集气管(3)底端安装有集水槽(304),并且集水槽(304)的底端设有动力泵(305),所述动力泵(305)的底端固定有水管(307),且水管(307)的一端延伸至喷水嘴(302)的内部,并且水管(307)下方的集气管(3)底端固定有控制面板(30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荒煤气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4)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进气管(406),且气液分离器(4)远离进气管(406)的一侧设有出气管(401),并且出气管(401)一侧的气液分离器(4)内部设有换向板(40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荒煤气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板(407)一侧的气液分离器(4)内壁上固定有导流管(402),且换向板(407)下方的气液分离器(4)底端固定有分液板(403),并且分液板(403)下方的气液分离器(4)底端设有集液过滤器(404),集液过滤器(404)的底端固定有排水阀(4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子星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中子星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268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