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风快速自助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33314.0 | 申请日: | 202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6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朱以诚;田丰;黄进;倪俊;周立新;韩菲;张浩;王宏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B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0 | 代理人: | 司立彬 |
地址: | 10073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风 快速 自助 检测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风快速自助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面部特征识别模块、运动特征识别模块、语音特征识别模块和预警模块;其中,面部特征识别模块,用于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对用户进行人脸检测,然后基于人脸对称轴判断所检测人脸图像中的嘴角口鼻位置是否歪斜,并将判断结果反馈给预警模块;运动特征识别模块,用于对动作传感器所采集的用户运动数据进行统计特征回归分析,判断该用户是否存在单侧手臂无力,并将判断结果反馈给预警模块;语音特征识别模块,用于将用户读出提示信息的语音转换为文字并与该提示信息进行匹配,判断该用户是否口齿不清,并将判断结果反馈给预警模块;预警模块,用于根据收到的判断结果判断是否产生预警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应用及医疗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F.A.S.T方法的中风快速自助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中风,又被称为脑卒中,传统意义上的定义为:由急性脑血管损伤所致的,突然出现且持续存在超过24小时的局灶性神经系统功能缺损,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及高死亡率的危险疾病。中风发病早期,患者通常会出现以下症状:
(1)口齿不清。
(2)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
(3)偏侧肢体麻木或无力。
(4)视物重影或偏盲。
(5)眩晕,行走不稳,甚至摔倒。
患者经历的一次甚至多次的短暂的脑缺血症状发作被称作小中风,这些症状一般仅仅持续几分钟就会消失,极其容易被患者忽视。据统计,大约有近1/3患者出现小中风症状时,最终会有中风的发作,由出现小中风症状到中风发作时间最短仅间隔几小时。因为中风对时间较为敏感,且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若能提前预防或在中风的情况下及时采取行动是防止产生持续伤害的关键。
“F.A.S.T”方法是一种中风快速评估方法,根据中风患者发作前几个极常见的小中风现象,以4个英语单词的开头字母命名,简便实用地对受试者进行中风评估,F.A.S.T方法具体如下:
F(Face):您(他)是否能够微笑?即检测面部是否无力或者麻木,出现面瘫或者口角歪斜的现象。
A(Arm):您(他)能顺利举起双手吗?即检测手臂是否无力甚至根本无法抬起。
S(Speech):您(他)能流利对答吗?即检测是否说话困难或口齿不清。
T(Time):如上述三项有一项存在,请您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抓紧时间到达医院就诊。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结合F.A.S.T快速脑中风评估方法,分别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多点触控及传感器动作识别技术和语音识别技术,实现了基于F.A.S.T方法的脑中风识别系统。本发明提出的系统,移动设备端首先通过对图像采集区域内的人脸信息采集,基于人脸对称轴对从图像中提取的嘴角口鼻等关键位置进行特征分析,实现了对出现面瘫或口角歪斜症状的受试者的检测。然后利用屏幕多点触控技术,在屏幕两端点分别用两只手握住移动设备两端,同时抬起的过程中,利用手机动作传感器采集加速度、角速度等数据作为检测受试者运动特征的基本数据,并计算这些基本数据的统计特征,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检测受试者是否出现单侧手臂无力导致手臂无法正常抬起的症状。然后,受试者朗读屏幕中的原话,将识别的文字与屏幕中文字进行匹配,从而检测受试者是否出现口齿不清的状况。最后根据上述三种检测技术,若受试者出现一种症状,则跳转拨号界面,及时拨打120到医院就诊,从而实现脑中风的快速评估以及及时救治。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中风快速自助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面部特征识别模块、运动特征识别模块、语音特征识别模块和预警模块;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33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