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维纶、苎麻、棉紧密纺纱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37220.0 | 申请日: | 2020-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4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蔡亚平;陈长青;蔡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瑞亚高科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2G3/44 |
代理公司: | 长沙明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22 | 代理人: | 徐新 |
地址: | 413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维纶 苎麻 紧密 纺纱 及其 生产 方法 | ||
一种抗菌维纶、苎麻、棉紧密纺纱及其生产方法,成纱中抗菌维纶纤维30~50%、苎麻纤维15~30%、棉纤维20~45%,所述“%”为质量百分数,各种纤维的质量百分数之和为100%。本发明还包括所述抗菌维纶、苎麻、棉紧密纺纱的生产方法。本发明之抗菌维纶、苎麻、棉紧密纺纱,达到国家标准,由它织造的服饰,布面平整、柔软,具有抗菌抑菌、吸湿透气性好,很好的微弹性,良好的改善起毛起球功能,倍受消费者的青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维纶、苎麻、棉紧密纺纱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苎麻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透气、抗菌抑菌、强力高、防虫防霉等功能,但纤维支数低,可纺性能差,穿着刺痒。维纶具有强力高、耐磨性好、吸湿性好、化学稳定性好等特点。棉是常用的天然纺织纤维,支数高,可纺性好,手感柔软。
申请号为200710091274.6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竹纤维与苎麻纤维混纺纱及其生产方法,所生产的竹麻纱强力、耐磨性、可纺性尤其是纺高支纱时不够理想,应用领域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一种强力更高,耐磨性更好,可纺性尤其是纺高支纱时更好,应用领域更广的抗菌维纶、苎麻、棉紧密纺纱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菌维纶、苎麻、棉紧密纺纱,成纱中抗菌维纶纤维30~50%、苎麻纤维15~30%、棉纤维20~45%,所述“%”为质量百分数,各种纤维的质量百分数之和为100%。可纺支数为20S~80S。
所述抗菌维纶纤维是指具有抗菌抑菌功能的维纶。
所述抗菌维纶、苎麻、棉紧密纺纱及其生产方法,工艺流程为:麻纤维预处理、清梳联,条并卷、精梳,并条,粗纱,细纱,络筒。
具体纺制过程如下:
(1)根据产品要求,选取合适的苎麻纤维,经过生物酶脱胶后的精干麻,经开松、梳理后制成苎麻精梳条,再将苎麻精梳条切断(优选切断长度为40毫米),加适量乳化油,使纤维回潮率保持在10-12%;
(2)根据产品混纺比要求,称取一定量的苎麻纤维和抗菌维纶纤维,进行排包混和,经抓取、混合、开松、去杂、梳棉后制成苎麻维纶生条;
(3)棉纤维经抓取、混合、开松、去杂、梳棉后制成梳棉条;将制成的梳棉条经条并卷、精梳后制成精梳棉条;
(4)将制成的苎麻维纶生条和精梳棉条在头道并条机上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使三种纤维混合均匀,并使纤维平行伸直,消除后弯钩,再在并条机上制成熟条;
(5)将熟条纺成粗纱;
(6)将粗纱纺成细纱,
(7)细纱经络筒后成包。
进一步,步骤(1)中,制成的苎麻纤维质量指标为:平均长度控制在30~35毫米,长度不匀率≤15%,麻粒≤7粒/克,纤维支数≥1400公支。
进一步,步骤(2)中,苎麻维纶生条重量控制范围为15~28克/5米;大漏底~锡林隔距入口22 1/1000″(单位,指千分之一英寸)、中间1.5mm、出口3mm,锡林、刺辊速比1︰2.2,梳棉刺辊速度为900~1000转/分,锡林~盖板隔距9、8、8、8、9,单位为1/1000″,使纤维得到充分的梳理和除杂。
进一步,步骤(3)中,梳棉条重量控制范围为12~25克/5米;大漏底~锡林隔距入口22 1/1000″(单位,指千分之一英寸)、中间1.5mm、出口3mm,锡林、刺辊速比1︰2.5,梳棉刺辊速度为1000~1100转/分,锡林~盖板隔距8、7、7、7、8,单位为1/1000″,加装棉网清洁器和低压罩,使纤维得到充分的梳理和除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瑞亚高科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瑞亚高科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72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