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磨混纺涡流纺纱线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37774.0 | 申请日: | 202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1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克勤;陈路;彭福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京正特种纤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1H4/02;D02J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磨 混纺 涡流 纺纱 及其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磨混纺涡流纺纱线,包括纱线本体,所述纱线本体由涡流混纺而成,所述纱线本体包括芯纱、包覆纤维层、竹炭纤维层和耐磨层,所述芯纱为直芯结构,所述包覆纤维层螺旋缠绕于所述芯纱外,所述包覆纤维层由棉麻纤维制成,所述棉麻纤维内均匀混合有纳米银离子,所述竹炭纤维层包覆在包覆纤维层外,所述竹炭纤维层包括多根竹炭纤维,所述耐磨层螺旋缠绕于所述竹炭纤维层外,所述耐磨层由棉纶纤维和涤纶纤维混合而成的纤维制成;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耐磨混纺涡流纺纱线的生产工艺。本发明的纱线具备优良的杀菌抑菌功能,可有效避免细菌滋生,具备优良的透气吸湿功能,增加了舒适性,耐磨性好,毛羽少,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涡流纺纱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磨混纺涡流纺纱线,同时还涉及一种耐磨混纺涡流纺纱线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纺织技术和纺织设备不断发展,新型纱线也随之不断出现。涡流纺是目前纺纱系统中一项新技术,涡流纺是在喷气纺基础上进行改进,研制的适合纺纯棉的纺纱设备。与传统环锭纺比较:具有纺纱流程短,生产效率高,质量在线监控、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等特点,还具有大幅度减少用工及减少纱线毛羽等优势。故用涡流纺纱线加工成针、棉织物,具有多种优良性能。
虽然涡流纺纱线较一般纱线的耐磨性好,但是对于耐磨面料而言,其耐磨性还有待提高,同时人们对卫生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现有涡流纺纱线的抗菌性能,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混纺涡流纺纱线及其生产工艺,具备优良的杀菌抑菌功能,可有效避免细菌滋生,具备优良的透气吸湿功能,增加了舒适性,耐磨性好,毛羽少,使用寿命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耐磨混纺涡流纺纱线,包括纱线本体,所述纱线本体由涡流混纺而成;
所述纱线本体包括:
芯纱,所述芯纱为直芯结构,所述芯纱为PVA长丝;
包覆纤维层,所述包覆纤维层螺旋缠绕于所述芯纱外,所述包覆纤维层由棉麻纤维制成,所述棉麻纤维内均匀混合有纳米银离子;
竹炭纤维层,所述竹炭纤维层包覆在包覆纤维层外,所述竹炭纤维层包括多根竹炭纤维,多个所述竹炭纤维均为直芯结构,且呈环形排列;
耐磨层,所述耐磨层螺旋缠绕于所述竹炭纤维层外,所述耐磨层由棉纶纤维和涤纶纤维混合而成的纤维制成。
优选的,所述芯纱的直径为30-60um,所述芯纱的线密度为2-5dtex。
优选的,所述包覆纤维层的线密度为6-10dtex。
优选的,所述棉麻纤维为棉麻短纤,所述棉麻纤维的长度为20-50mm。
优选的,所述竹炭纤维设置有6-16根。
优选的,所述棉纶纤维和涤纶纤维的混纺比为2:1。
优选的,所述棉纶纤维为棉纶短纤,所述棉麻纤维的长度为20-50mm。
一种耐磨混纺涡流纺纱线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在棉麻纤维中均匀地加入纳米银离子;
S2、以PVA长丝的芯纱作为芯纤维长丝,以加入纳米银离子的棉麻纤维作为包缠纤维,通过涡流纺工艺纺纱成涡流纺半成品纱,其中控制总牵伸倍率为80-120倍、主牵伸倍率为12-18倍,喷嘴气压为0.35-0.40MPa,喷嘴引出气压0.20-0.35MPa;
S3、将多个竹炭纤维且呈环形排列在涡流纺半成品纱外侧构成竹炭纤维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京正特种纤维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京正特种纤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77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