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特医食品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41788.X | 申请日: | 202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5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婷;王瑞明;李丕武;徐振上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鲁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33/00 | 分类号: | A23L33/00;A61K36/8994;A61P1/00;A61K31/733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崔自京 |
地址: | 250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炎症 性肠病 食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特医食品及其制备方法,特医食品包括:甘草1~3份、莲子2~5份、薏苡仁2~5份、金银花1~3份、石斛1~2份、丹参1~2份、野菊花1~2份、红花0.1~0.2份、海带1~2份、黄芪1~3份、茯苓1~3份、菊粉1~3份、红小豆1~2份、布拉氏酵母菌1‑2份、凝结芽孢杆菌1‑2份和乳酸菌1‑2份;制备过程包括:称取、混合、发酵的过程,制备得到的特医食品包含多种药食同源原料组分、高膳食纤维及微生物菌剂,提高了特医食品的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益生菌发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特医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BD),包括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CD)、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和未定型结肠炎 (indeterminatecolitis,IC)。近年来,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但尚未有明确的病因,其中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包括饮食、感染、抗生素和卫生)及其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以及宿主免疫系统导致异常的免疫应答等都可能导致 IBD。
目前,常见的治疗IBD的方式有激素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但这两种治疗方法只能暂时缓解IBD的症状;手术治疗前,往往需要术前PN,以降低手术的风险和疾病的治愈率,然而,临床发现,术前PN并不能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病几率,所以,激素治疗和手术治疗并不能有效控制IBD的发病病程。
研究发现,饮食在IBD发病及治疗中起着关键作用,其中易感人群的饮食和肠道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IBD的发病和治疗作用已经成为人们的关注和研究热点。现有的关于治疗炎症性肠病的记载中报道:饮食调整仅适用于 IBD患者中非梗阻性狭窄的CD患者,且不能给予患者正常的饮食,应当限定饮食中的纤维数量,并给予大量的叶酸。然而,限制性饮食是远远不能满足患者自身的新陈代谢需要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IBD患者的治愈情况。
因此,如何在满足IBD患者的营养需要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可以有效治疗 IBD的特医食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特医食品,该特医食品中包含多种中药组分、高膳食纤维及微生物菌剂,提高了特医食品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特医食品,包括下述重量份配比的组分:
甘草1~3份、莲子2~5份、薏苡仁2~5份、金银花1~3份、石斛1~2份、丹参1~2份、野菊花1~2份、红花0.1~0.2份、海带1~2份、黄芪1~3份、茯苓1~3份、菊粉1~3份、红小豆1~2份、布拉氏酵母菌1~2份、凝结芽孢杆菌1~2份和乳酸菌1~2份。
一种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特医食品,包括下述最优重量份配比的组分:
甘草1份、莲子2份、薏苡仁3份、金银花1份、石斛1份、丹参1份、野菊花2份、红花0.1份、海带1份、黄芪1份、茯苓1份、菊粉2份、红小豆1份、布拉氏酵母菌1份、凝结芽孢杆菌1份和乳酸菌2份。
以上技术方案达到的技术效果是:
甘草,味甘,性平,无毒,用于胃痛、腹痛及腓肠肌挛急疼痛等,且,甘草所含的次酸能阻断致癌物诱发肿瘤生长的作用;
莲子,味甘,性平,无毒,归脾、肾、心经,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养心安神的功能。生莲子肉性平偏凉,长于养心安神,用于虚烦,惊悸,失眠等症;
薏苡仁,味甘,淡,性凉,归脾、胃、肺经,利水渗湿、健脾止泻、清热排脓、除弊,还具备抗肿瘤的效果,尤以脾虚湿盛的消化道肿瘤及痰热挟湿的肺癌更为适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鲁工业大学,未经齐鲁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17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