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产品或用电设备用冷却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44144.6 | 申请日: | 202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05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任中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田方 |
主分类号: | F25B21/02 | 分类号: | F25B21/02;H05K7/20;C01B33/14;C04B20/02;C04B26/28;C04B33/04;C04B33/13;C04B35/14;C04B35/622;C04B38/06 |
代理公司: | 安徽盟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213 | 代理人: | 樊广秋 |
地址: | 417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产品 用电 备用 冷却 组件 | ||
1.一种电子产品或用电设备用冷却组件,包括半导体制冷器,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处安装有多个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的上端与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进行冷却散热的风冷式冷却装置;
所述风冷式冷却装置包括金属箱,所述金属箱的一侧设置有进风管,所述金属箱的另一侧设置有出风管,所述金属箱的顶部设置有与进风管首端相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金属箱的顶部还设置有与出风管尾端相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进风管的内部安装有向进风管内部送风的轴流风机,所述出风管的首端处安装有防尘网;所述金属箱的顶部还设置有供散热翅片进入的第三通孔,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与金属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金属箱的下方设置有最少一根第一毛细吸水柱,所述金属箱的下方安装有连管,所述金属箱的底部设置有与连管上端相连通的第四通孔,所述第一毛细吸水柱的上端设置在连管的内部;所述第一毛细吸水柱包括圆桶状外桶,所述外桶的下部设置有多个第五通孔,所述外桶的内部设置有滤桶,所述滤桶的内部填充有第二毛细吸水柱,所述滤桶的内部还设置有位于第二毛细吸水柱上方的配重环,所述外桶的上端与连管的下端连通;所述金属箱的内部填充有将散热翅片下端覆盖的吸水层,所述吸水层将配重环覆盖且吸水层与第二毛细吸水柱的上端接触;
所述金属箱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缓冲管,所述缓冲管包括圆管,所述金属箱的侧壁设置有第六通孔,所述圆管的尾端与圆孔状第六通孔连通,所述圆管的首端设置有封盖,所述封盖与圆管的首端螺纹连接,所述圆管的内部设置有圆柱螺旋弹簧和活塞,所述活塞位于圆柱螺旋弹簧和第六通孔之间,所述第六通孔的直径小于活塞的直径,所述圆管首端的外侧设置有气孔;
所述吸水层由吸水性树脂、复合凹凸棒土、球状海绵粒、高吸水吸湿纤维按照质量比(130-150)∶(230-260)∶(20-28)∶(33-40)的比例混合均匀制成;所述吸水性树脂的制法如下:
将1质量份壳聚糖溶于200质量份的乙酸溶液中,乙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3-26%,在氮气氛围下升温至60℃,加入0.5-0.6质量份引发剂反应10-15min,加入2.3-3.1质量份丙烯酸、6.6-7.2质量份活性硅胶接枝共聚10h,再加入0.3-0.5质量份交联剂、0.5-0.6质量份氯化铵、1.2-1.3质量份聚合氯化铝并加热到70℃反应5h得到粗产物,将粗产物分离、水洗、烘干、粉碎即得吸水性树脂;引发剂为过硫酸钾,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所述活性硅胶的制法如下:
将10质量份硅胶、50质量份磷酸溶液、3质量份气相二氧化硅在超声环境下反应5h以上,反应温度为85-88℃,磷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7%;反应完成后,经过过滤、洗涤、烘干即得所述活性硅胶;
所述复合凹凸棒土的制法如下:将酸改性凹凸棒土、碱改性凹凸棒土、质量分数为0.6%的聚丙烯酰胺水溶液按照1∶1∶(3.3-3.6)的比例混合成泥浆,将泥浆晾干成泥块,将泥块在187-189℃的温度下烘烤3h,冷却后经过粉碎得粗粉,将粗粉在199-203℃的温度下烘焙30min,冷却后经过粉碎并过20目筛即得到复合凹凸棒土;其中,将凹凸棒土与质量分数为7.2-7.5%硫酸溶液按照质量比1∶8的比例搅拌混合2h,搅拌混合时的温度为88-90℃,干燥后过20目筛即得到酸改性凹凸棒土;将凹凸棒土与质量分数为10.6-11.1%氢氧化钾溶液按照质量比1∶9.2的比例搅拌混合3h,搅拌混合时的温度为77-80℃,干燥后过20目筛即得到碱改性凹凸棒土;
所述球状海绵粒的粒径小于或等于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产品或用电设备用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的外侧安装有第一导热缓冲囊,所述第一导热缓冲囊包括椭球形第一球囊,所述第一球囊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锥簧、与第一锥簧结构相同且呈轴对称设置的第二锥簧,所述第二锥簧的大端与第一锥簧的大端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翅片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导热缓冲囊,所述第二导热缓冲囊包括椭球形第二球囊,所述第二球囊的内部设置有第三锥簧、与第三锥簧结构相同且呈轴对称设置的第四锥簧,所述第四锥簧的大端与第三锥簧的大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球囊和散热翅片的下端之间设置有金属丝,所述金属丝的一端与散热翅片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金属丝的另一端与第二球囊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球囊和第二球囊均设置在吸水层的内部;所述第一球囊和第二球囊均由铝箔复合玻璃纤维布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田方,未经李田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414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