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空两栖异构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44335.2 | 申请日: | 202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62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延礼;白桂强;杜卫康;胡鑫玉;马习文;吴骄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F5/02 | 分类号: | B60F5/02;B64C35/00;B63G8/22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王丹阳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栖 机器人 | ||
1.一种海空两栖异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1);
所述主体(1)包括:密封耐压壳体(101)、密封盖(102)、电控舱(103)、两对舵机基座(104)以及能源舱(105);
所述电控舱(103)安置于密封耐压壳体(101)内下表面前方,两对所述舵机基座(104)对称安置于密封耐压壳体(101)内下表面,所述能源舱(105)安置于密封耐压壳体(101)内下表面后方,所述密封耐压壳体(101)上表面设有开口,所述密封盖(102)安置于密封耐压壳体(101)上表面,且所述密封盖(102)与开口相匹配;
快速上浮下潜结构(2),所述快速上浮下潜结构(2)安置于主体(1)内;
两对水面-水下切换结构(3),两对所述水面-水下切换结构(3)安置于主体(1)侧表面上;
水面-水下切换结构(3)包括:两对切换部;
两对所述切换部对称安置于主体(1)两侧,且两对所述切换部结构相同;
所述切换部包括:驱动电机(301)、齿轮A(302)、齿轮B(303)、齿轮C(304)、键轴A(305)、摆动齿轮组件(306)、键轴B(307)、附体-主体连接轴(308)、摆动组件(309)、圆柱销(310)、转动组件(311)及舵机(312);
所述驱动电机(301)安装于附体(5)密封舱内部,所述齿轮A(302)安置于驱动电机(301)电机轴上,所述键轴A(305)穿过齿轮B(303)及齿轮C(304)键槽安置于附体(5)透水段,所述齿轮B(303)与齿轮A(302)外啮合,所述键轴B(307)穿过摆动齿轮组件(306)键槽安置于附体(5)透水段,所述摆动齿轮组件(306)与齿轮C(304)外啮合,所述摆动齿轮组件(306)轴端凸起安置于附体-主体连接轴(308)凹槽内部,且所述摆动齿轮组件(306)与附体-主体连接轴(308)凹槽可相对转动,所述附体-主体连接轴(308)与摆动组件(309)固定连接,所述摆动组件(309)通过圆柱销(310)安装于转动组件(311),所述摆动组件(309)可绕圆柱销(310)轴线进行转动,所述转动组件(311)安置于密封耐压壳体(101)上,且所述转动组件(311)与舵机(312)固定连接,所述舵机(312)固定于舵机基座(104)上;
两对转向翼(4),每个所述转向翼(4)安置于相对应的水面-水下切换结构(3);
每个所述转向翼(4)安置于相对应的附体-主体连接轴(308)上;
一对附体(5),每个所述附体(5)安置于相对应的一对所述水面-水下切换结构(3)上,且一对所述附体(5)对称分布于主体(1)两侧;
两对推进器翻转装置(6),每个所述推进器翻转装置(6)对称安置于相对应的附体(5)上;
两对水空两用推进器(7),每个所述水空两用推进器(7)安置于相对应的推进器翻转装置(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空两栖异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上浮下潜结构(2)包括:打压气泵(201)、活塞(202)、密封圈(203)、气缸(204)以及抽气泵(205);
所述气缸(204)安装于密封耐压壳体(101)内下表面中心处,所述密封盖(102)上表面设有圆形开口,所述气缸(204)安置于圆形开口处,所述打压气泵(201)安置于密封耐压壳体(101)内下表面前端,所述抽气泵(205)安置于密封耐压壳体(101)内下表面后端,所述打压气泵(201)及抽气泵(205)对称安装于气缸(204)前后,所述打压气泵(201)及抽气泵(205)气嘴位于活塞限位结构下方且穿过气缸(204)外壁,所述活塞(202)安置于气缸(204)内,且所述活塞(202)可沿气缸(204)内壁滑动,所述密封圈(203)安装于活塞(202)密封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空两栖异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附体(5)包括:附体壳体(501)、控制及能源舱(502)以及控制及能源舱固定组件(503);
所述控制及能源舱固定组件(503)固定于附体壳体(501)密封舱内部,所述控制及能源舱(502)安置于控制及能源舱固定组件(503)上,所述驱动电机(301)安置于于附体壳体(501)密封舱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433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