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超低静态电流LDO的输出级泄放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45487.4 | 申请日: | 202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30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项骏;冯光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芯创智(北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F1/56 | 分类号: | G05F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田明;高凯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静态 电流 ldo 输出 级泄放 电路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超低静态电流LDO的输出级泄放电路,其包括运算放大器AMP、PMOS功率管MP、一对PMOS管MP1、NMOS管MN1和MN2,所述运算放大器AMP的反相输入端与基准电压Vref相连,所述运算放大器AMP的同相输入端与电压反馈Vfb相连,所述功率管MP的栅极与所述运算放大器AMP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功率管MP的漏极与工作电压Vdd相连;本方案通过一种高匹配度的泄放电路,可以实现在不同工艺角,温度,电压下,超低静态电流LDO的输出级MP漏电问题,可以实现输出级的超低静态电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超低静态电流LDO的输出级泄放电路。
背景技术
LDO(线性稳压电路)是一种通用的稳压电路,相较于开关稳压电路,它具有抖动纹波小,PSRR高等优点,参照附图1所示,运放AMP和MP以及R1,R2形成电路闭环,LDO输出Vout=VREF*(R2+R1)/R2。在一些极低功耗的应用比如物联网,手持设备等的系统中,LDO本身的静态功耗会增加系统的静态功耗,降低能量的使用效率。在整个环路中,AMP和输出级MP都会贡献静态电流,如果要实现LDO的静态电流小,则必须减少AMP及MP的静态电流。但是MP本身会有漏电流,而且此漏电流容易受工艺,电压,温度的影响,当MP的漏电流大于R1和R2上流过的静态电流时,整个LDO环路不能稳定,对应的实际使用时LDO空载时,LDO输出电压不稳定。
参见附图2所示,一项授权公告号为CN208819106U,名称为“一种超低静态功耗的LDO电路及驱动大负载的超低静态功耗LDO电路”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通过LDO的负载上挂一个反向二极管D1来实现吸收MP的漏电流,这个方法有一个缺点,因为二极管D1与MP是不同的器件,在不同的工艺,温度,电压下匹配不好,很难做到静态电流最小。虽然其都实现了低静态功耗LDO输出级MP的漏电流吸收,但其仍然存在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超低静态电流LDO的输出级泄放电路,该输出级泄放电路解决了超低静态电流LDO的输出级MP漏电流在LDO空载时产生的输出电压不稳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应用于超低静态电流LDO的输出级泄放电路,所述输出级泄放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AMP、PMOS功率管MP、一对PMOS管MP1、NMOS管MN1和MN2,所述运算放大器AMP的反相输入端与基准电压Vref相连,所述运算放大器AMP的同相输入端与电压反馈Vfb相连,所述功率管MP的栅极与所述运算放大器AMP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功率管MP的漏极与工作电压Vdd相连,每一所述PMOS管MP1与功率管MP的宽长比为成比例设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对所述PMOS管MP1之间的漏极和栅极分别对应相连,一所述PMOS管的源极分别与NMOS管MN2的源极和栅极相连,NMOS管MN2的漏极和另一PMOS管的源极通过设置有的偏置电流I b相连,NMOS管MN2的漏极与NMOS管MN1的漏极相连,NMOS管MN1的漏极接地,NMOS管的MN1和MN2的栅极相连,NMOS管MN1的源极与PMOS管MP的源极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NMOS管MN1和NM2之间的宽长比为成比例设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功率管MP的源极通过电阻Rf1与运算放大器AMP的同相输入端相连,所述功率管MP的源极与外部负载Vout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MOS管MP的源极通过电阻Rf1和Rf2接地,其中运算放大器AMP的同相输入端连接在所述电阻Rf1和Rf2之间。
与传统的技术方案相比,本方案具有的有益技术效果为:本方案通过一种高匹配度的泄放电路,可以实现在不同工艺角,温度,电压下,超低静态电流LDO的输出级MP漏电问题,可以实现输出级的超低静态电流。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芯创智(北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芯创智(北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54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