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跨骑型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46061.0 | 申请日: | 202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89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泷口亲司;沼田威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J40/00 | 分类号: | B62J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洪秀川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跨骑 车辆 | ||
1.一种跨骑型车辆,其具备:
下构件(29),其面向车辆下方;以及
动力单元(U),其位于所述下构件(29)的后方,使后轮(WR)产生驱动力,
所述下构件(29)具备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面向车辆下方的下表面部(29b1),
在所述下表面部(29b1)的后端(29b2)与所述后轮(WR)之间具备所述动力单元(U)的构成部件(26a),
所述构成部件(26a)具备形成朝向车辆侧方的外部气体取入口(65)且在车辆侧视观察下包围所述外部气体取入口(65)的多个边部(67a~67f)和在车辆侧视观察下从多个所述边部(67a~67f)的一部分向与所述外部气体取入口(65)相反的一侧延伸的伸出部(68b),且在所述伸出部(68b)具备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73),
所述突出部(73)在车辆侧视观察下,被配置在由从所述下表面部(29b1)的所述后端(29b2)前低后高地延伸且通过所述突出部(73)的上方的第一假想线(T2)、通过所述后轮(WR)的车轴(AR)且与车辆上下方向平行的第二假想线(T4)、以及通过所述后端(29b2)且与车辆前后方向平行的第三假想线(T5)所围成的区域(A5)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中,
所述突出部(73)在车辆侧视观察下前高后低地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中,
所述突出部(73)在车辆侧视观察下相对于水平面以小于45度的角度前高后低地倾斜,且在车辆侧视观察下被配置成相比于与所述第一假想线(T2)正交的正交线(T3)更偏靠水平地放平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中,
所述突出部(73)将朝向所述下表面部(29b1)侧的面形成为平面或凹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中,
所述下构件(29)具备从所述下表面部(29b1)的所述后端(29b2)向上方立起的后端立起部(29b),
所述突出部(73)被配置在上下方向位置与所述后端立起部(29b)重叠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中,
所述突出部(73)具备多个单位突出部(73a、73b),在从相对于所述突出部(73)垂直的方向观察时,所述多个单位突出部(73a、73b)从所述构成部件(26a)立起的立起高度互不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中,
所述突出部(73)具备多个单位突出部(73a、73b),在从相对于所述突出部(73)垂直的方向观察时,所述多个单位突出部(73a、73b)的至少一部分露出。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中,
所述突出部(73)具备多个单位突出部(73a、73b),所述多个单位突出部(73a、73b)从所述构成部件(26a)立起的立起方向相互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中,
所述跨骑型车辆具备:
冷却风扇,其向所述动力单元(U)和所述动力单元(U)的冷却装置中的至少一方输送冷却风;以及
作为所述构成部件(26a)的罩构件(26a),其覆盖所述冷却风扇和所述冷却装置的散热部(26)中的至少一方,
所述突出部(73)设置于所述罩构件(26a)。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中,
所述动力单元(U)具备内燃机(E),
在车宽方向上隔着所述后轮(WR)而与所述构成部件(26a)相反的一侧具备对向所述内燃机(E)供给的外部气体进行过滤的空气滤清器(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606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业用机器人及工业用机器人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车辆控制装置以及车辆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