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自动收集功能的秸秆焚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46509.9 | 申请日: | 202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8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金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荣 |
主分类号: | F23G5/40 | 分类号: | F23G5/40;F23G5/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29400 内蒙古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自动 收集 功能 秸秆 焚烧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自动收集功能的秸秆焚烧装置,包括车体、燃烧箱、驱动机构和收集机构,所述车体中空设置,所述燃烧箱设置在车体内,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车体上,所述收集机构设置在燃烧箱的一侧,所述收集机构包括从动组件、限位组件、移动组件和推出组件,该具有自动收集功能的秸秆焚烧装置,通过驱动机构实现车体的移动,通过收集机构实现秸秆的收集,然后推入燃烧箱,实现秸秆的焚烧,与现有的秸秆焚烧装置相比,该装置通过驱动组件和移动组件的联动,实现秸秆的在线收集和焚烧,与现有的收集机构相比,该机构可通过限位组件,在装置不使用时进行收纳,保护了装置,提高了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自动收集功能的秸秆焚烧装置。
背景技术
秸秆,是指水稻、小麦、玉米等禾本科农作物成熟脱粒后剩余的茎叶部分,随着社会的进步,由于煤、电、天然气的普及,各种工业制品的丰富,农村对秸秆的需求减少,大量秸秆的处理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虽然法律禁止,但很多地方农民仍然直接在田地里燃烧秸秆,引发空气污染、火灾、飞机无法正常起降等后果。
因此市场上出现了秸秆焚烧炉,用于专门焚烧秸秆,而现有的秸秆焚烧装置在使用时,需要使用人员将秸秆进行收集打包,然后统一放入焚烧箱内进行焚烧,费时费力,使用时较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自动收集功能的秸秆焚烧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自动收集功能的秸秆焚烧装置,包括车体、燃烧箱、驱动机构和收集机构,所述车体中空设置,所述燃烧箱设置在车体内,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车体上,所述收集机构设置在燃烧箱的一侧,所述收集机构包括从动组件、限位组件、移动组件和推出组件;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转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驱动轴和驱动齿轮,所述电机水平设置在车体内,所述驱动轴安装在电机上,所述驱动齿轮套设在驱动轴上,所述驱动齿轮与驱动轴键连接,所述转动组件包括两个转动单元,两个转动单元分别设置在车体的两端,所述转动单元包括从动齿轮、转轴和滚轮,所述转轴穿过车体,所述从动齿轮套设在其中一个转轴上,所述从动齿轮与转轴键连接,所述从动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所述滚轮有两个,两个滚轮分别设置在转轴的两端;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单元和踩踏单元,所述限位单元包括转杆、第一齿轮和两个定位单元,所述转杆设置在车体远离燃烧箱的一端的内壁上,所述第一齿轮套设在转杆上,所述第一齿轮与转杆键连接,两个定位单元分别设置在第一齿轮的两侧,所述定位单元包括定位杆、滑块和第一弹簧,所述定位杆设置在车体的内壁上,所述定位杆上设有定位槽,所述滑块位于定位槽内,所述滑块与定位槽滑动连接,所述转杆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定位单元的两个滑块,所述第一弹簧的设置在定位槽内,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定位槽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滑块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踩踏单元包括定位轮、限位杆、压块、拉绳、第一楔块和第二弹簧,所述限位杆设置在车体远离燃烧箱的一端,所述限位杆位于车体的外部,所述压块套设在限位杆上,所述压块与限位杆滑动连接,所述定位轮设置在压块的正上方,所述拉绳的一端与压块连接,所述拉绳的另一端与滑块连接,所述拉绳绕过定位轮,所述车体上设有凹槽,所述第一楔块的一端位于凹槽内,所述第一楔块的另一端伸出凹槽外,所述第一楔块位于压块的下方,所述第二弹簧位于凹槽内,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凹槽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楔块连接;
所述从动组件包括驱动轮和从动轮,所述驱动轮套设在驱动轴上,所述驱动轮与驱动轴键连接,所述从动轮套设在转杆上,所述从动轮与转杆键连接,所述从动轮通过皮带与驱动轮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荣,未经金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65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耐热性可降解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催化脱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