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抗菌PE渗透膜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46886.2 | 申请日: | 202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6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许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那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9/02 | 分类号: | B01D69/02;B01D67/00;B01D71/02;B01D71/06;B01D71/12;B01D71/34;B01D71/48;B01D71/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嘉定***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pe 渗透 生产工艺 | ||
1.一种铜抗菌PE渗透膜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该铜抗菌PF渗透膜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亲水有机化纳米材料3-160份,聚合物60-270份,有机溶剂530-970份,铜离子22-75份,聚酯170-233份,抗菌改性助剂,防霉改性填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抗菌PE渗透膜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改性助剂由羟乙基纤维素、凹凸棒土、正硅酸乙酯、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和氨水混合均匀中的一份或多份原料按任意比例混合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铜抗菌PE渗透膜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霉改性填料为氟微粉、硅烷偶联剂KH、椰油脂肪酰二乙醇胺中的一份或多份原料按任意比例混合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铜抗菌PE渗透膜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改性助剂与防霉改性填料的重量比为11.3∶13.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铜抗菌PE渗透膜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或N-甲基吡咯烷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铜抗菌PE渗透膜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为聚偏氟乙烯、聚砜或聚醚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铜抗菌PE渗透膜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该铜抗菌PF渗透膜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方:亲水有机化纳米材料8-155份,聚合物65-265份,有机溶剂535-965份,铜离子27-70份,聚酯175-228份,抗菌改性助剂,防霉改性填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铜抗菌PE渗透膜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该铜抗菌PF渗透膜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方:亲水有机化纳米材料81.5份,聚合物165份,有机溶剂750份,铜离子48.5份,聚酯201.5份,抗菌改性助剂,防霉改性填料。
9.制备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铜抗菌PE渗透膜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按重量份取样,将亲水有机化纳米材料加入到有机溶剂中超声分散,其中超声分散的功率为8w-950w,超声分散时间为0.5h-8h,得到纳米材料悬浮液,待用;
S2:按重量份取样,将聚合物加入S1中得到的纳米材料悬浮液中,密封后,加热至30℃-75℃并搅拌2h-60h,然后再静置脱泡4h-60h,得到铸膜液,待用;
S3:按重量份取样,将铜离子、聚酯、抗菌改性助剂和防霉改性填料加入S2中得到的铸膜液中,密封后,加热至30℃-75℃并搅拌2h-60h,然后再静置脱泡4h-60h,得到混合液,待用;
S4:按重量份取样,将S3中得到的混合液在温度为25℃-37℃的无菌室内倾倒在平板上流延成液膜后浸入凝固浴中进行溶剂与非溶剂交换,实现相转化过程,静置风干3-6天;
S5:当得到的渗透膜从平板上脱落后,将其浸泡在去离子水中3~4天;
S6:将浸泡后的渗透膜取出,在温度为37℃-43℃的烘干箱内烘干25min-40min,取出渗透膜在温度为25℃的无菌室内静置30min-1h,再次放入到温度为37℃-43℃的烘干箱内烘干25min-40min,再次取出渗透膜在温度为25℃的无菌室内静置30min-1h,重复操作3-5次,最终得到铜抗菌PF渗透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那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那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688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