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TE-R专网公网融合的行车调度网协设备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47393.0 | 申请日: | 202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34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国;何占元;周溢德;刘文元;邹华勇;张东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华泽瑞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27/00 | 分类号: | B61L27/00;H04W4/42 |
代理公司: | 天津展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21 | 代理人: | 任海波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西青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te 公网 融合 行车 调度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铁路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LTE‑R专网公网融合的铁路行车调度安全网协设备及其工作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特定的技术手段实现了公网调度系统和LTE‑R专网行车调度系统系统的通信对接,解决了机车长交路套跑、短期行车作业及应急场景运用的现实需求,为不具备LTE‑R通信条件且有LTE‑R接入需求的机车或者通信终端实现了统一的铁路行车调度功能,满足了包括铁路火车司机、施工作业人员、应急抢修人员的车地通信联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LTE-R专网公网融合的铁路行车调度安全网协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铁路行车调度系统是铁路运输安全保障的重要组成系统,包含机车调度、列车调度、运输其他调度等,主要用于机车、调度、车站、车长等之间的相关车地之间的通信,满足调度指挥畅通及有效,目前在铁路运输安全运营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铁路快速发展,特别地方地铁部分线路率先已完成LTE-R 专网覆盖建设,但LTE-R专网建设无法全线一步到位建设完成,有些线路还是既有传统的450M模拟行车调度通信方式或其他调度通信方式。而机车(火车头)可能涉及不同线路长交路套跑和运用,另外机车有些是长期运用的,有些可能是短期运用的,运用特性涉及铁路具体管理也涉及具体技术,所以目前对于机车长交路运用还缺乏统一的调度通信系统,如有些机车为了满足长交路运用,将安装多套不同制式的机车电台,由于机车安装空间受限实施非常困难,特别是短期运用的机车安装维护工作量大维护效率低,故对于调度通信的设备管理、设备运用、设备维护等产生了繁杂的工作,一定程度上产生了铁路运输安全和运输高效之间的矛盾。所有提出一种具LTE-R专网公网融合的铁路行车调度系统安全网协设备,只要既有公网条件,就可以接入LTE-R专网,对于不具备LTE-R专网接入条件的机车,调度网协设备通过把不同的调度系统衔接起来,解决了目前机车跨通信方式交路套跑运用的问题,特别有利于机车短期行车和作业的行车调度运用场景,此套设备可以不用架设专网或者改造专网设备,投资少,运用效果立竿见影,设备实施和维护简单,容易扩展,同时符合融合通信的发展趋势,故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及社会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具LTE-R专网公网融合的铁路行车调度安全网协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具LTE-R专网公网融合的铁路行车调度安全网协设备,包含控制协议处理单元、LTE-R专网接入模块、公网3G/LTE/5G接入模块、北斗卫星定位模组、电源电池管理单元及天馈系统。
一种具LTE-R专网公网融合的铁路行车调度安全网协设备的工作方法,包括:
步骤0000:公网设备接入公网,专网设备接入LTE-R专网,调度网协设备同时接入公网和LTE-R专网;
步骤0100:公网设备向公网调度系统进行设备注册,专网设备向LTE-R 行车调度系统进行设备注册;
步骤0200:调度网协设备安装于可同时有LTE-R专网和公网覆盖的场合,调度网络设备通过LTE-R专网模块和公网模块分别接入LTE-R专网和公网,同时向公网调度系统和LTE-R行车调度系统进行设备注册;
步骤0300:满足以上条件后,LTE-R专网和公网就达到了融合通信的基础,公网设备或专网设备通过呼叫调度网协设备的对应号码,调度网协设备按规则就可以路由到另一个网下的相应设备。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步骤0000包括:
步骤0010:调度网协设备工作前先配置LTE-R专网行车调度系统和公网调度系统的接入IP地址、账号及安全认证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华泽瑞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华泽瑞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473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