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红外伪装的长程电致变色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51173.5 | 申请日: | 202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99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宏志;范宏伟;李耀刚;张青红;侯成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F1/1503 | 分类号: | G02F1/1503;G02F1/1516;G02F1/155;G02F1/153 |
代理公司: | 上海统摄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03 | 代理人: | 杜亚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红外 伪装 长程 变色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红外调控电致变色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由内到外依次为:金属纤维内电极、ITO层、电解质层、电致变色层、纤维对电极、聚乙烯保护层;所述电解质层材料组分包括:高氯酸锂LiClO4、有机溶剂、离子液体、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电致变色材料为聚(3,4-乙烯二氧噻吩)PEDOT、聚苯胺PANI、多层石墨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电解质层的厚度为60 ~ 180 μm,聚乙烯保护层的厚度为0.1 ~ 0.3 mm;所述对电极为涂有ITO防腐层的金属纤维;对电极为螺旋对电极结构和/或平行对电极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调控电致变色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
(1)在动力传送装置带动下,金属纤维表面依次涂覆氧化铟锡ITO层、电解质层和电致变色层,加热烘干后收集;
(2)利用卷绕装置或定制辊轮将对电极纤维螺旋缠绕或平行贴附在(1)制备的纤维表面,然后通过挤出的方法在最外层包覆聚乙烯保护层,收集后即得红外调控电致变色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电解质溶液具体为:将高氯酸锂LiClO4溶解于有机溶剂和离子液体混合溶液中,加入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搅拌均匀,得到电解质溶液;其中有机溶剂和离子液体的体积比为9:1 ~ 2:3;有机溶剂与PVDF-HFP的质量比为1:0.5 ~ 1:1.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调控电致变色纤维的应用,应用于 自适应红外伪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117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