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复位SMA-粘滞减振阻尼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51639.1 | 申请日: | 202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3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宇;李长辉;黄信;齐麟;霍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民航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F16F9/30;F16F9/32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庞学欣 |
地址: | 3003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位 sma 粘滞减振 阻尼 | ||
1.一种自复位SMA-粘滞减振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复位SMA-粘滞减振阻尼器包括头部连接耳环(1)、活塞杆(2)、头部封盖(3)、活塞(6)、粘滞阻尼介质(8)、缸体外壁(9)、中部封盖(10)、弹簧压板(11)、SMA弹簧(12)、导向空心杆(13)、尾部封盖(14)和尾部连接耳环(15);其中,所述的头部封盖(3)和尾部封盖(14)分别设置在缸体外壁(9)的头部和尾部端口处,并且头部封盖(3)的中部形成有一个中心孔;中部封盖(10)设置在缸体外壁(9)的中部内部,并且中部也形成有一个中心孔;弹簧压板(11)以能够沿缸体外壁(9)轴向移动的方式设置在缸体外壁(9)内位于尾部封盖(14)和中部封盖(10)之间的空间中,并且外部圆周处形成有一个环形导向孔(16);活塞杆(2)的一端从外向内依次贯穿头部封盖(3)和中部封盖(10)的中心孔后与弹簧压板(11)的内侧面中心处相连接,另一端连接头部连接耳环(1);活塞(6)与活塞杆(2)固定连接,其位于头部封盖(3)和中部封盖(10)之间的部位,并且外部圆周处沿轴向形成有一个环形油孔(5);导向空心杆(13)的中部贯穿设置在弹簧压板(11)的导向孔(16)内,外端连接在尾部封盖(14)的内侧面上;两个SMA弹簧(12)分别套在导向空心杆(13)的两侧部位外部;粘滞阻尼介质(8)充填在缸体外壁(9)内位于头部封盖(3)和中部封盖(10)之间的空间内;尾部连接耳环(15)与缸体外壁(9)的尾部端口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复位SMA-粘滞减振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部封盖(3)、中部封盖(10)与活塞杆(2)之间分别设有组合密封圈(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复位SMA-粘滞减振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6)和缸体外壁(9)之间设有橡胶密封圈(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复位SMA-粘滞减振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SMA弹簧(12)的规格相同且对称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民航大学,未经中国民航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163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心内科护理转运床
- 下一篇:一种紧凑型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