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身接附点刚度结果提取方法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52514.0 | 申请日: | 202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4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熊海林;周泽;傅君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30/15;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诺创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8 | 代理人: | 张伟杰;黄姝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黄阁镇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身 附点 刚度 结果 提取 方法 电子设备 | ||
1.一种车身接附点刚度结果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车身接附点所包括的每个硬点的信息,根据每个硬点的所述信息,搜索基于每个硬点的安装孔的边界节点,基于所述安装孔的边界节点,构建关于该安装孔的刚性单元;
基于每个安装孔的刚性单元,创建每个安装孔在多个方向上的每个每个工况的前处理数据;
获取每个安装孔每个方向上的每个工况的前处理数据,基于每个工况的前处理数据,显示每个工况下的该安装孔所属零件的零件云图,对零件云图截图并保存;
基于每个安装孔每个方向上的每个工况的前处理数据,计算每个工况下,每个安装孔的刚度信息,并保存每个工况下的零件云图、以及刚度相关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接附点刚度结果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硬点的所述信息,搜索基于每个硬点的安装孔的边界节点,基于所述安装孔的边界节点,构建关于该安装孔的刚性单元,具体包括:
对于每个硬点,根据每个硬点的所述信息,判断基于该硬点的安装孔的形状类型,根据形状类型,选择对应的边界节点提取规则;
采用所述边界节点提取规则,在所述安装孔的节点信息中,提取出边界节点;
以硬点为主节点,边界节点为从节点,建立刚性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接附点刚度结果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安装孔为圆孔,所述边界节点提取规则为:以该硬点为圆心,在所述安装孔的节点信息中,以预设的第一半径进行搜索,将与该硬点的距离为第一半径的所有节点作为第一边界节点,以预设的第二半径进行搜索,将与该硬点的距离为第二半径的所有节点作为第二边界节点,所述第一半径为所述安装孔的内边界半径,所述第二半径为所述安装孔的外边界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接附点刚度结果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安装孔为方孔,所述边界节点提取规则为:以该硬点为圆心,在所述安装孔的节点信息中,以预设的第一半径进行搜索,将与该硬点的距离为第一半径的所有节点作为第一边界节点,以预设的第二半径进行搜索,将与该硬点的距离为第二半径的所有节点作为第二边界节点,所述第一半径为与所述安装孔的内边界相切的内圆半径,所述第二半径为与所述安装孔的外边界相切的外圆半径;
在所述安装孔的节点信息中,沿方形孔第一几何边界搜索相邻两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之间的其他节点,作为第一边界节点;
在所述安装孔的节点信息中,沿方形孔第二几何边界搜索相邻两所述第二边界节点之间的其他节点,作为第二边界节点。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车身接附点刚度结果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零件云图截图并保存,具体包括:调整零件视角至与截图方向一致后,对调整视角后的零件云图截图并保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接附点刚度结果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零件视角至与截图方向一致,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零件的零件法向;
调整零件法向至与截图方向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接附点刚度结果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零件的零件法向,具体包括:
从零件对应的安装孔的边界节点中选择至少三个边界节点;
以边界节点确定的平面作为零件平面,以垂直于零件平面的方向为零件法向。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车身接附点刚度结果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每个安装孔每个方向上的每个工况的前处理数据,计算每个工况下,每个安装孔的刚度信息,具体包括:
从每个安装孔每个方向上的每个工况的前处理数据中,提取每个安装孔对应的硬点在每个方向的位移;
基于每个硬点在每个方向的位移,计算每个硬点在每个方向的刚度值;
记录每个工况下,该安装孔的刚度信息,所述刚度信息包括安装孔所对应的硬点在每个方向的刚度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251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