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电结构的有限时间平滑动态变形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54813.8 | 申请日: | 2020-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9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明;寻广彬;蒋建平;吴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111/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李思坪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电 结构 有限 时间 平滑 动态 变形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压电结构的有限时间平滑动态变形控制方法,建立压电结构的结构以及驱动器一体化有限元模型;本发明为压电智能变形结构的动态变形控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快速、平滑控制算法,可抑制结构在变形过程中的瞬态、残余振动,提升结构控制精度和系统高稳定性;尤其在航空航天、机器人等领域等高精度、高稳定性结构中发挥作用,如变形机翼、可重构天线、柔性机械臂等;当前的控制算法通常仅考虑残余振动抑制或变形过程控制,而且多为闭环控制方法,本发明给出了动态变形过程的开环控制方法,能够在智能结构变形前规避瞬态、残余振动的产生,从而在未来快速机动、高精度、高稳定性智能结构控制领域发挥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结构主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是压电结构的有限时间平滑动态变形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压电驱动的智能可变形结构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机器人等领域(如变形机翼、可重构天线、柔性机械臂等),以提升结构形状精度和任务适应性。实现快速、平滑的“点到点”的动态变形是实现预期任务需求的关键前提,而由于结构固有的柔性和惯性因素,结构在变形过程中通常会伴有瞬态、残余振动,严重影响控制精度和效果。
而一些“点到点”控制方法有输入成形法、两点边值类算法(如有限时间的时变LQ终端控制)等,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输入成形法主要解决刚体机动后导致的柔性结构残余振动问题,无法解决运动或变形过程中的瞬态振动,而且规定了变形所需时间;有限时间的时变LQ终端控制则仅关心初始点和终端点之间的控制性能,而无法考虑结构到达目标状态后的响应,不能保证结构稳定在目标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压电结构的有限时间平滑动态变形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压电结构的有限时间平滑动态变形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压电结构的结构以及驱动器一体化有限元模型,通过压电结构的动力学方程利用Hamilton原理推导得出;再将所有被动单元和主动单元进行组装,并进行约束处理并得到压电结构总体动力学方程;
步骤2、构造有限时间的二次型最优问题,时刻t0的系统状态、输入和输出分别为X0、u0和y0,系统在时刻tf到达预期的控制输出yd,并能够保证结构在变形过程中避免激发结构瞬态振动、减少时刻tf之后的残余振动;
步骤3、优化问题,设计变量、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优选的,步骤1中,对于不包含压电材料的普通单元,动力学方程可表示为:
a、
其中,uN为节点位移向量;为单元质量阵、刚度阵。
优选的,骤1中,而带有压电作动器的主动单元动力学方程可表示为:
b、
为压电材料产生的附加质量阵、刚度阵;fp为压电作动器产生的驱动力或力矩,可基于载荷比拟法得到。
优选的,根据步骤1,利用模态降阶法与模态截断,可得到低阶动力学方程如下:
c、
q为广义坐标,ω、ζ为系统固有频率与阻尼比;为广义矩阵。
优选的,步骤1中,压电结构总体动力学方程为:
d、
x为节点位移向量;M、K为总体质量阵、刚度阵;Fp为压电驱动力的影响系数矩阵,u为施加的电压向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48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块化抱杆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抗压承载力桩基结构及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