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水锤消除罐系统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56369.3 | 申请日: | 2020-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8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攀;王天彪;王荣辉;廖志芳;王东福;王东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纳斯威阀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052 | 分类号: | F16L55/052;G01M3/32 |
代理公司: | 天津企兴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6 | 代理人: | 刘影 |
地址: | 3018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消除 系统 使用方法 | ||
1.智能水锤消除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和设在本体内的气囊,所述气囊的出口与介质传输管道连通且二者之间设有阻抗组件;
所述本体的侧面设有采集本体内液体的液位传感器;所述本体的上端设有压力传感器,用来采集所述本体内气体的压力;所述本体的上端还设有充气嘴,所述充气嘴通过补气管与气源装置连通,所述补气管上设有补气阀执行器,所述本体的底部设有检漏传感器;
所述液位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补气阀执行器和检漏传感器均通过控制线路与控制中心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水锤消除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中心包括控制柜和人机界面触摸屏,所述控制柜为PLC程序控制,所述控制柜可安装在泵房内,也可以安装在本体上,所述人机界面触摸屏可实时显示数据并实现人机互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水锤消除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传感器位为磁翻板液位计,直观反映液位高度,并反馈到控制中心,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压力变送器和耐震压力表,所述压力变送器用于监测本体内的压力,所述耐震压力表用于测量本体内的气体压力;所述本体上还设有安全阀和检修阀,安全阀用于释放本体内气体压力,所述充气嘴与本体之间设有截止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水锤消除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抗组件包括阻抗主管和阻抗支管,所述阻抗主管的一端与水锤消除罐的出口连通,另一端与介质传输管道连通,所述阻抗主路上从介质传输管道端到水锤消除罐,依次设有第一手动阀、第二止回阀和第二手动阀,所述第二止回阀在所述水锤消除罐向介质传输管道补水时打开,反之则关闭;所述阻抗支路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二止回阀的两端,所述阻抗支路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止回阀并联的手动球阀;所述介质传输管道上设有水泵和第一止回阀,所述阻抗主管设在所述第一止回阀远离所述水泵的一端,且靠近介质流向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水锤消除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动阀和第二手动阀均为手动偏心半球阀,所述第一止回阀为轴流式止回阀,介质在介质传输管道内形成水柱,所述水泵停泵后,当水柱惯性耗尽,即正向流速减低为0时,第一止回阀关闭,所述第一手动阀和第二手动阀均处于常开状态,补水时,所述手动球阀和第二止回阀打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水锤消除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锤消除罐为内胆式水锤消除罐,所述水锤消除罐采用的本体为立式或卧式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水锤消除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为立式结构,所述本体的上端设有螺纹连接的上法兰,下端设有螺纹连接的下法兰,所述本体为空腔罐体结构,所述本体的内部设置气囊,所述上法兰对气囊的上端进行压覆固定,所述下法兰对气囊的下端进行压覆固定;所述下法兰的上端面设有防护筒,所述防护筒向上伸入到所述本体内设置,所述定位防护筒与所述本体的内壁之间预留安装气囊的间隙,所述防护筒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面积之和等于进出水管的总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水锤消除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筒的上端面为球形,所述通孔包括顶孔和侧孔,所述顶孔设在所述防护筒的上端球形面上,所述侧孔设在所述防护筒的侧面,介质通过侧孔和顶孔与介质流通管道连通,所述顶孔的直径小于所述侧孔的直径,所述顶孔的直径为8-12mm,所述顶孔在所述防护筒上均布设置,从所述防护筒的俯视图看,在不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相邻的顶孔构成正三角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水锤消除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筒的顶端高于所述本体内壁的最小端设置,所述防护筒的两侧距离所述本体内壁的距离一致,所述上法兰的下方设有导向环,导向环的下端面低于所述本体内壁的上端设置,所述导向环上设有流通孔,所述本体的侧面设有维修梯,所述维修梯与所述本体通过加强杆连接,所述本体的下端设有支座,所述支座通过地脚螺钉与地面固定连接。
10.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水锤消除罐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安装本体和气囊,将本体固定在地面上,将气囊打开后卷起放入到本体中,然后将气囊与本体固定,气囊的出口与介质传输连通设置;
S2、进行零件的安装和试验,控制中心与所述液位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补气阀执行器和检漏传感器电连接,对其进行控制,并实时的显示数据在人机界面触摸屏上;进行整体密封性试验,以不漏水为合格;
S3、运行过程中的实时监控及补气是否执行判定,根据判定结果,执行是否补气动作,设预充压缩气体的压力为P1,水锤消除罐容积为V1,工作时气体压力为P2,工作时压缩气体体积为V2;
V1为已知初始化参数输入,P1和P2由压力传感器采集得到;
根据气体等温变化定律:P1×V1=P2×V2,得出工作时的压缩气体体积V2=P1V1/P2。同时算出气囊内胆水体积V3=V1-V2;
根据罐内容积与水位高度的关系(如下),算出工作时的水位高度H;
R为本体的内半径;
计算高度H与液位传感器采集的实际液位高度h进行比较,自动发出预警或控制指令,当采集的实际高度h与计算高度H超出正常偏差后,自动控制进气阀补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纳斯威阀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博纳斯威阀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636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按键组件
- 下一篇:一种门禁设备的远程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