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通信接口的拟态通信方法、通信系统及终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57034.3 | 申请日: | 2020-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50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吕青松;冯志峰;郑清彬;胡海洋;翟英博;王群锋;郭义伟;张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信大网御科技有限公司;珠海高凌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9/16 | 分类号: | H04L69/16;H04L9/40 |
代理公司: | 郑州德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8 | 代理人: | 黄红梅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通信 接口 拟态 方法 系统 终端设备 | ||
1.一种基于通信接口的拟态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数据发送端将需要对外传输的数据同时发送至多个异构通信接口进行传输;
数据接收端从异构通信接口接收数据发送端传输过来的数据后,对多个异构通信接口传输的数据进行判决输出,并将裁决出的具备威胁信息的异构通信接口发送给反馈调度模块;
反馈调度模块接收到威胁信息后,通告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弃用受到威胁的异构通信接口,并上线新的异构通信接口代替被弃用的异构通信接口;
所述异构通信接口包括网络电接口、网络光接口、串口接口、wifi接口中的至少两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通信接口的拟态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有N个异构通信接口时,数据发送端选用M(M≤N)个异构通信接口进行数据传输,N-M个异构通信接口作为备用接口供所述反馈调度模块进行调度。
3.一种拟态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发送端、数据接收端和反馈调度模块,在通信时,执行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基于通信接口的拟态通信方法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拟态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数据发送端包括顺次电连接的数据发送模块、输入代理模块和多个异构通信接口的发送端,数据发送模块将需要对外传输的数据发送至输入代理模块,输入代理模块将数据同时发送至多个异构通信接口的发送端;
所述数据接收端包括顺次电连接的多个异构通信接口的接收端、裁决器和数据接收模块,所述异构通信接口的接收端与所述异构通信接口的发送端通信互联,从异构通信接口的接收端接收的数据发送至裁决器进行判决后传送至数据接收模块。
5.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终端设备设置数据发送/接收端和反馈调度模块;
当本终端设备用于接收其它终端设备的数据时,数据发送/接收端从异构通信接口接收到传输过来的其它终端设备的数据后,对多个异构通信接口传输的数据进行判决输出,并将裁决出的具备威胁信息的异构通信接口发送给反馈调度模块;
反馈调度模块接收到本终端设备的威胁信息后,通告本终端设备的数据发送/接收端和其它终端设备的数据发送/接收端弃用受到威胁的异构通信接口,并上线新的异构通信接口代替被弃用的异构通信接口;
当本终端设备用于向其它终端设备发送数据时,数据发送/接收端将需要对外传输的数据同时发送至多个异构通信接口进行传输;
反馈调度模块接收到其它终端设备的威胁信息后,通告本终端设备的数据发送/接收端弃用受到威胁的异构通信接口,并上线新的异构通信接口代替被弃用的异构通信接口;
所述异构通信接口包括网络电接口、网络光接口、串口接口、wifi接口中的至少两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有N个异构通信接口时,数据发送端选用M(M≤N)个异构通信接口进行数据传输,N-M个异构通信接口作为备用接口供所述反馈调度模块进行调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发送/接收端包括多个异构通信接口、数据发送模块、输入代理模块、裁决器和数据接收模块;
数据发送模块、输入代理模块和多个异构通信接口顺次电连接,数据发送模块将需要对外传输的数据发送至输入代理模块,输入代理模块将数据同时发送至多个异构通信接口;
多个异构通信接口、裁决器和数据接收模块顺次电连接,从异构通信接口接收的数据发送至裁决器进行判决后传送至数据接收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调度模块设置为独立设备,部署在所述终端设备的Server和Client的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信大网御科技有限公司;珠海高凌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信大网御科技有限公司;珠海高凌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703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