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射流冲蚀的钢筋混凝土墙体无损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60281.9 | 申请日: | 2020-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93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康勇;汪祖安;伍妮;王泽峰;徐金辉;潘海增;李月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G01D21/02;B05B9/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黄靖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射流 冲蚀 钢筋混凝土 墙体 无损 修复 方法 | ||
1.一种基于射流冲蚀的钢筋混凝土墙体无损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探明墙体内部缺陷位置,并对所述墙体内部缺陷位置范围进行评估与判定,检测墙体内部缺陷位置处中的钢筋位置,明确钢筋在墙体内的空间分布位置;
S2:在墙体外部标明钢筋位置,以混凝土剥蚀区边界远离分布筋位置为首要原则,划分混凝土剥蚀区,在所述混凝土剥蚀区内划分首要剥蚀区边界;
S3:采用直喷嘴在划分的首要剥蚀区中心射孔,并逐步扩孔贯穿墙体,将径向喷嘴伸入率先形成的直喷嘴射孔中,在墙体内部对混凝土进行逐层剥离,待首要剥蚀区清除完毕,下调高压泵压力,冲洗钢筋表面的微量混凝土,直至混凝土剥蚀区内的混凝土全部清除完成;
S4:清理混凝土剥蚀区内松动的石子以及软弱的混凝土层,在旧混凝土断面上抹涂界面剂,使用模具包裹形成的混凝土剥蚀区空腔注浆,同时进行捣振;
S5:待砂浆溢出模具排气窗,缓慢抽离捣振器与注浆管,同时适量注浆直至捣振器与注浆管完全抽离,封闭捣振口与注浆口;
S6:等待混凝土凝固,并对其进行养护,撤离模具后,对排气窗、捣振口与注浆口处所留突起进行修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射流冲蚀的钢筋混凝土墙体无损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为:
使用超声波探测器探明墙体内部缺陷位置,并使用六面体体积覆盖的方法对其范围进行评估与判定,六面体范围在三轴方向上覆盖内部缺陷的最大范围;使用电磁检测仪检测钢筋位置,明确钢筋在墙体内的空间分布位置,内部缺陷位置评估采用的电磁检测范围包含墙体内部缺陷所处的六面体缺陷范围,并超出至少一个分布筋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射流冲蚀的钢筋混凝土墙体无损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为:
沿钢筋表面轮廓在墙体上的投影画线,在墙体外部标明钢筋位置,以混凝土剥蚀区边界远离分布筋位置为首要原则,划分混凝土剥蚀区;在距离钢筋轮廓线外侧5-10个喷嘴直径距离处划分首要剥蚀区边界,所述混凝土剥蚀区边界置于所述六面体缺陷范围外侧依次紧邻的两个分布筋正中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射流冲蚀的钢筋混凝土墙体无损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为:
采用直喷嘴在划分的首要剥蚀区中心射孔,并逐步扩孔贯穿墙体,更换径向喷嘴,将径向喷嘴伸入率先形成的直喷嘴射孔中,开启高压水供应,在墙体内部对混凝土进行逐层剥离,径向喷嘴从外层首要剥蚀区开始进行冲蚀,并逐步向内,待首要剥蚀区清除完毕,下调高压泵压力,采用低压水冲洗钢筋表面的微量混凝土,直至混凝土剥蚀区内的混凝土全部清除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射流冲蚀的钢筋混凝土墙体无损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具体为:
清理混凝土剥蚀区内松动的石子以及软弱的混凝土层,清除积水,在旧混凝土断面上抹涂界面剂,使用模具包裹形成的剥蚀区空腔注浆,同时进行捣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射流冲蚀的钢筋混凝土墙体无损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具体为:
待砂浆溢出模具排气窗,缓慢抽离捣振器与注浆管,同时适量注浆直至捣振器与注浆管完全抽离,抽离捣振器与注浆管后及时封闭捣振口与注浆口,等待混凝土凝固,根据环境温度与适度判断模具撤除时间并制定养护方案,撤离模具后,对排气窗、捣振口与注浆口处所留突起进行修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射流冲蚀的钢筋混凝土墙体无损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所述径向喷嘴可从两侧同时逐步深入直喷嘴射孔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射流冲蚀的钢筋混凝土墙体无损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采用模具正板和模具侧板包裹形成的混凝土剥蚀区空腔,浇筑模具注浆口与排气窗置于模具上端,模具采用螺旋夹具压紧方式固定,捣振口位于模具下端,注浆口与捣振口配有密封法兰,模具与墙体贴合界面处预先抹涂密封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028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木工程用高效筛沙机
- 下一篇:肢体运动训练指导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