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极地破冰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62372.6 | 申请日: | 2020-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7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陆瑶;刘涛;刘红军;苏秀婷;朱永茂;乔阿龙;丁子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7/00 | 分类号: | E21B7/00;E21B7/14;E21B7/24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雷斐;万桂斌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地 装置 | ||
1.一种极地破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台(1)、往复调节组件(2)、密封舱(3)、发热板(4)、活塞杆(5)和振动体(6),往复调节组件(2)设置在固定台(1)上,密封舱(3)位于往复调节组件(2)的前方,发热板(4)、活塞杆(5)和振动体(6)均设置在密封舱(3)内,往复调节组件(2)与活塞杆(5)连接,往复调节组件(2)通过加热电路与发热板(4)连接,密封舱(3)的前部设有振动体(6);
所述密封舱(3)内设有空腔,发热板(4)和活塞杆(5)设置在密封舱(3)的舱体内,发热板(4)和活塞杆(5)均垂直于密封舱(3)的前进方向设置,发热板(4)位于活塞杆(5)的前方,发热板(4)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密封舱(3)舱体的上、下侧壁固定连接,密封舱(3)舱体的上、下侧壁上分别设有活动槽(303),活塞杆(5)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在活动槽(303)内,活塞杆(5)沿活动槽(303)往复移动,发热板(4)和活塞杆(5)之间的密封舱舱体上设有进水口(301),进水口(301)处设有进水阀门(305),密封舱(3)的前端壁设有数个出水口(302),出水口(302)处设有出水阀门(306),发热板(4)上设有数个通孔;
所述往复调节组件(2)包括电机(201)、旋转臂(202)、第一齿条(203)、第二齿条(204)、咬合齿轮(205)、杠杆(206)、定滑轮(207)、钢丝绳(208)和连杆,连杆包括第一连杆(209)和第二连杆(210),电机(201)固定设置在固定台(1)上,旋转臂(202)呈长条环状,电机(201)的输出轴与旋转臂(202)的沿长度方向的一端连接,旋转臂(202)的长轴底边内侧设有第一齿条(203),第一齿条(203)的上方设有第二齿条(204),第二齿条(204)的一端与旋转臂(202)转动连接,第一齿条(203)与第二齿条(204)之间呈平行设置,且第一齿条(203)与第二齿条(204)上的齿呈对应设置,咬合齿轮(205)被固定咬合在第一齿条(203)和第二齿条(204)之间时,咬合齿轮(205)通过其中心轴与第一连杆(209)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杆(209)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210)铰接,第二连杆(210)的另一端与活塞杆(5)固定连接,第二齿条(204)的齿面上设有电阻片,电阻片与发热板(4)串联在加热电路中;
所述第二齿条(204)的自由端通过钢丝绳(208)与杠杆(206)连接,钢丝绳(208)缠绕在定滑轮(207)上,定滑轮(207)设置在长轴顶边,钢丝绳(208)的另一端与杠杆(206)的一端连接,杠杆(206)的中部通过支撑杆与旋转臂(202)连接,杠杆(206)绕支撑杆的顶部摆动,杠杆(206)的另一端设有滚轮,滚轮与旋转臂(202)的弧形内壁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地破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板(4)与密封舱的前端壁之间的腔体内设有温度计(3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地破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顶部与杠杆(206)的中部铰接,支撑杆的底部与旋转臂(20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地破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电路包括第一开关(102)和第二开关(103),第一开关(102)控制电机(201),第二开关(103)控制发热板(4)和第二齿条(204)上的电阻片,控制电机线路与发热板和第二齿条线路并联后与电源(101)串联连接,在发热板(4)与第二齿条(204)的线路上设有电流表(10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地破冰装置,其特征在于:设该装置的输出恒功率为P,活塞杆(5)的振动功率为P1,电压为U1,通过电流为I1,发热板(4)的加热功率为P2,电压为U2,通过电流为I2,第二齿条(204)上电阻片的电阻为R24,发热板(4)的电阻为R4,此时
P(i)=P1(i)+P2(i)
P2(i)=I2(i)·(R24(i)+R4(i))
其中,i为0到t内任意时刻,cosθ是电机功率因数;
当冰层较厚时,打开第一开关(102)和第二开关(103),旋转臂(202)开始转动,调整咬合齿轮(205)的位置,使第一连杆(209)位于电机(201)的近心端,此时电阻R24接入长度小,接入的总电阻小,通过的总电流大,发热板(4)的加热功率P2占比大,水流通过进水口(301)进入密封舱(3),水流被发热板(4)加热,随后经过加温的水被活塞杆(5)挤压从出水口(302)排出,高温的水流进入海水中,将热量带到附近冰层,此时活塞杆活动范围小,振动频率低,机械振动功率P1占比小,此时的破冰过程以发热板加热为主,机械振动为辅;
冰层变薄,温度升高,调整咬合齿轮(205)的位置,使第一连杆(209)位于电机(201)的远心端,此时电阻R24接入长度大,接入的总电阻大,通过的总电流小,发热板(4)的加热功率P2小,此时活塞杆活动范围变大,振动频率变高,机械振动功率P1占比大,此时的破冰过程以机械振动为主,发热板加热为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237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