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机器人精准定位充电桩的方法及智能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63409.7 | 申请日: | 2020-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819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梁权攀;陈风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今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王洪娟;冼俊鹏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石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机器人 精准 定位 充电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机器人精准定位充电桩的方法及智能机器人,涉及智能体充电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对充电桩定位不准的问题提出本方案,在充电头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两个以上的红外接收器;判断左右两侧的红外接收器对充电桩中间红外信号的响应数量,当左右两侧的响应数量相同时,控制机器人向后逼近充电桩;当左右两侧的红外接收器对充电桩中间红外信号的响应数量不同时,控制机器人旋转一定角度后远离充电桩移动一定距离,再反向旋转,返回对中间红外信号判断步骤。优点在于,智能调整机器人与充电桩的位置关系,避免位置太接近的时候出现错位而导致充电失败的问题。大大提高智能机器人对充电桩的定位精度,以及提高排障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机器人的充电方法,还涉及一种智能机器人。
背景技术
智能机器人常见于服务场景,如清洁机器人、政务机器人、图书馆机器人,可以实现菜品传送、卫生清洁、带路指引等等功能。现在的智能机器人都是配备充电电池,在墙角或隐秘的空间外置充电桩。机器人需要充电时,会自动导航至充电桩附近,自动将充电电池的充电头对准充电桩。
充电桩的结构如图1所示,面向机器人的方向设有三个红外发射器,分别位于左中右三个方向。而机器人上搭载的充电头结构如图2所示,设有一个红外接收器。利用红外接收器和三个红外发射器,机器人判断与充电桩之间的位置关系。
具体方法流程如图3所示,收到充电命令后,导航到充电桩附近的规定位置,然后搜寻红外信号以判断是否找到充电桩。若没有收到红外信号则控制底盘使机器人原地转动,若超过转动圈数的阈值还没有搜寻到对应的红外信号则判断寻找充电桩失败,对外进行报警。若收到红外信号则根据信号的频率、幅度等信息判断充电桩的大概位置。机器人知道大概位置后调整底盘的电机使机器人向后逼近充电桩,因为充电头一般设置在机器人后侧。当充电头和充电桩接触后开始充电操作。
由于充电头只搭载一个红外接收器,因此方向和距离的位置信息不能做到精准。当充电头和充电桩的距离越来越近的时候,判断误差会越来越大。有时会出现机器人在向后逼近的时候对位错开。此时机器人离充电桩太靠近而无法再次准确判断充电桩的实际位置,从而导致充电失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机器人精准定位充电桩的方法及智能机器人,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精准定位充电桩的方法及智能机器人,一种智能机器人精准定位充电桩的方法,在充电头左右两侧分别对称设置两个以上的红外接收器,且左右两侧的红外接收器数量相同;在接收到充电桩的红外信号后判断左右两侧的红外接收器对充电桩中间红外信号的响应数量,当左右两侧的响应数量相同时,控制机器人向后逼近充电桩直至充电头与充电桩电性连接,开始充电;当左右两侧的红外接收器对充电桩中间红外信号的响应数量不同时,控制机器人旋转一定角度后远离充电桩移动一定距离,再反向旋转相同角度,返回对充电桩中间红外信号响应数量的判断步骤。
当左侧的红外接收器对充电桩中间红外信号的响应数量大于右侧时,控制机器人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远离充电桩移动一定距离,再逆时针旋转相同角度。
当右侧的红外接收器对充电桩中间红外信号的响应数量大于左侧时,控制机器人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远离充电桩移动一定距离,再顺时针旋转相同角度。
所述的一定角度为30°至100°。
所述的一定角度为90°。
所述的一定距离为5cm至15cm。
所述的一定距离为10cm。
一种利用所述方法进行精准定位充电桩的智能机器人。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精准定位充电桩的方法及智能机器人,其优点在于,智能调整机器人与充电桩的位置关系,避免位置太接近的时候出现错位而导致充电失败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智能机器人对充电桩的定位精度,以及提高排障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今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今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34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