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越障型智能巡检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65295.X | 申请日: | 2020-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31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7 |
发明(设计)人: | 解淑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655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越障 智能 巡检 机器人 及其 控制系统 | ||
1.一种越障型智能巡检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本体(1)顶部固定设有信号收发器(2),所述机器人本体(1)底部设有驱动轮(3),所述机器人本体(1)外壁固定设有多个第一测距传感器(4),所述机器人本体(1)一端固定设有连接台(5),所述连接台(5)顶端固定设有第二测距传感器(6),所述连接台(5)内部转动设有爬坡辊(7),所述爬坡辊(7)一端固定设有第一传动电机(8),所述第一传动电机(8)输出轴与爬坡辊(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电机(8)与连接台(5)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轮(3)之间设有转向器(9),所述机器人本体(1)上海固定设有工作部件(10),所述第二测距传感器(6)和第二测距传感器(6)均倾斜设置;
所述工作部件(10)包括蓄电池(101)、摄像头(104)和第二传动电机(106),所述第二传动电机(106)设置为驱动轮(3)的传动源,所述摄像头(104)与第二测距传感器(6)位置对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越障型智能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距传感器(4)与机器人本体(1)外壁竖直方向、第二测距传感器(6)与连接台(5)水平方向均呈锐角状夹角倾斜设置,所述锐角夹角设置为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越障型智能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距传感器(4)的数量设置为三个,三个所述第一测距传感器(4)分别均匀设置于除连接台(5)外的机器人本体(1)另三个方向外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越障型智能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台(5)与爬坡辊(7)连接处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长度与爬坡辊(7)相适配,所述放置槽深度和宽度均小于爬坡辊(7)直径且大于爬坡辊(7)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越障型智能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越障型智能巡检机器人的控制系统,所述工作部件(10)还包括处理器(102)、存储器(103)和计算模块(105);
所述处理器(102)用于源信号的处理,并转换成控制信号发出,对机器人本体(1)的工作行为进行改变;
所述存储器(103)用于存储预先设定的巡逻路线信息,及对摄像头(104)拍摄的录像文件进行存储,且机器人本体(1)对应位置设置有与存储器(103)适配的USB接口,用于录入及读取信息;
所述计算模块(105)可根据第一测距传感器(4)检测的横向障碍物或坑洼直线距离进行计算,并对第二测距传感器(6)检测的障碍物高度进行计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越障型智能巡检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距传感器(4)和第二测距传感器(6)均设置为LS-91F型激光距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越障型智能巡检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102)设置为型号为AT89C51的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设有A/D转换器,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设有D/A转换器,所述第一测距传感器(4)和第二测距传感器(6)均与A/D转换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传动电机(8)、转向器(9)和第二传动电机(106)均与D/A转换器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越障型智能巡检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越障型智能巡检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操控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S1、输入路线信息:经USB接口或信号收发器(2)的无线连接两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将机器人本体(1)需巡检路线信息录入存储器(103)存储;
S2、路障检测:第二传动电机(106)工作带动驱动轮(3)转动,沿步骤S1录入的巡检路线进行正常寻常,期间第二测距传感器(6)对前进路线上的障碍物进行检测,并将检测信息传输至计算模块(105);
S3、路线计算:
S3.1:计算模块(105)接收来自第二测距传感器(6)的检测值,并运用勾股定律计算障碍物高度,若高度为可越过值,则第二传动电机(106)继续带动机器人本体(1)直线前行,处理器(102)控制第一传动电机(8)工作带动爬坡辊(7)转动,爬坡辊(7)率先与障碍物接触,带动机器人本体(1)整体倾斜,从而直接度过障碍物;
S3.2:计算模块(105)接收来自第二测距传感器(6)的检测值,并运用勾股定律计算障碍物高度,若高度为不可越过值,则存储器(103)控制转向器(9)转向,躲避障碍物后改为与步骤S1中录入的路线平行前进;
S4、改变运行轨迹:转向器(9)转向后,第一测距传感器(4)对两侧路线的障碍物和坑洼进行检测,并将检测信息传输至计算模块(105),运用勾股定律计算两侧可能出现的障碍物高度或沟洼深度,并由处理器(102)控制转向器(9)方向回转,对两侧障碍物或坑洼进行躲避;
S5、路线复位:步骤S2中检测到的路障物段度过后,处理器(102)带动转向器(9)转动,带动机器人本体(1)复位至步骤S1中录入的巡检路线,继续巡检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未经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529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精密转轴组件
- 下一篇:一种乳腺癌的外周血TCR标志物及其检测试剂盒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