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容器化技术实现智能合约智慧化管理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67747.8 | 申请日: | 2020-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50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蔡井海;高赛;高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翼帆数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20 | 分类号: | G06F8/20;G06F8/34;G06F16/27;G06Q40/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 31280 | 代理人: | 吕琳琳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高铁新城青龙***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容器 技术 实现 智能 合约 智慧 管理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基于容器化技术实现智能合约智慧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合约设计器、合约组装模块、第一翻译模块、第二翻译模块、锚定模块、第一运行模块和第二运行模块;
所述合约设计器用于供用户以图形化拖曳的形式设计智能合约的组件,接收智能合约的基本信息的输入、接收对合约模型组件、合约动作组件和合约规则组件的选取;
所述合约组装模块用于将合约设计器设计出的智能合约的各组件进行组装以生成目标合约模板;
所述第一翻译模块用于加载目标合约模板,对目标合约模板的内容进行解析,并通过模板机制将目标合约模板翻译成标准智能合约;
所述第二翻译模块用于加载目标合约模板,对目标合约模板的内容进行解析,并通过模板机制将目标合约模板翻译成链上智能合约;
所述锚定模块用于对标准智能合约与链上智能合约建立一一映射的锚定关系;
所述第一运行模块用于将标准智能合约打包成容器可执行的镜像文件,将镜像文件部署在私服服务器中,在容器创建后将加载标准智能合约镜像并运行;
所述第二运行模块用于将链上智能合约自动部署到适配的区块链中,由区块链加载运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容器化技术实现智能合约智慧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合约的基本信息包括合约的名称、编号、分类、是否使用模板创建;所述合约模型组件包括模型对象、模型属性、属性类型;所述合约动作组件包括动作名称、方法名称、方法参数、参数类型、返回值类型;所述合约规则组件包括合约逻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容器化技术实现智能合约智慧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合约组装模块用于定义智能合约的模板、数据结构,并依次组装合约模型组件、合约动作组件和合约规则组件以生成目标合约模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容器化技术实现智能合约智慧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合约模板采用YAML语言格式来标记。
5.一种基于容器化技术实现智能合约智慧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S1、供用户以图形化拖曳的形式设计智能合约的组件,接收智能合约的基本信息的输入、接收对合约模型组件、合约动作组件和合约规则组件的选取;
S2、将合约设计器设计出的智能合约的各组件进行组装以生成目标合约模板;
S3、加载目标合约模板,对目标合约模板的内容进行解析,并通过模板机制将目标合约模板翻译成标准智能合约;
S4、加载目标合约模板,对目标合约模板的内容进行解析,并通过模板机制将目标合约模板翻译成链上智能合约;
S5、对标准智能合约与链上智能合约建立一一映射的锚定关系;
S6、将标准智能合约打包成容器可执行的镜像文件,将镜像文件部署在私服服务器中,在容器创建后将加载标准智能合约镜像并运行;
S7、将链上智能合约自动部署到适配的区块链中,由区块链加载运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容器化技术实现智能合约智慧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合约的基本信息包括合约的名称、编号、分类、是否使用模板创建;所述合约模型组件包括模型对象、模型属性、属性类型;所述合约动作组件包括动作名称、方法名称、方法参数、参数类型、返回值类型;所述合约规则组件包括合约逻辑。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容器化技术实现智能合约智慧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定义智能合约的模板、数据结构,并依次组装合约模型组件、合约动作组件和合约规则组件以生成目标合约模板。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容器化技术实现智能合约智慧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合约模板采用YAML语言格式来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翼帆数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翼帆数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774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