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9,10-二取代-3,1-苯并噁嗪并咪唑啉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669934.X 申请日: 2020-07-13
公开(公告)号: CN111763220B 公开(公告)日: 2021-06-01
发明(设计)人: 唐子龙;谭玉华;汪明;万义超 申请(专利权)人: 湖南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C07D498/04 分类号: C07D498/04;A01N43/90;A01P3/00
代理公司: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代理人: 徐楼
地址: 410205 ***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10 取代 咪唑 酮类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农作物抑菌的9,10‑二取代‑3,1‑苯并噁嗪并咪唑啉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化合物是通过将邻氨基苯甲醇、取代苯胺和乙醛酸乙酯在催化剂的存在下于有机溶剂中进行反应制备获得的,该制备方法合成材料廉价易得,合成方法简单。同时该化合物对农作物病菌的活性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对小麦赤霉病菌、辣椒疫霉病菌、水稻纹枯病菌、油菜菌核病菌、黄瓜灰霉病菌和水稻稻瘟病菌等病菌的活性抑制效果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抑菌化合物,具体涉及一种9,10-二取代-3,1-苯并噁嗪并咪唑啉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属于农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农作物侵染性病害中,主要有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两种,其中真菌性病害约占病害的百度80%。由于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的病源不同,其防治方法和药剂使用也截然不同。

真菌性病害对作物的影响:会引发作物细胞膨大分裂,使受害部位呈根肿或瘿瘤、引发霜霉病,腐生和弱寄生菌,使作物的花、果实、块根、块茎等储藏器官的组织坏死、引发作物发生性的组织坏死,其中无孢子目病原真菌,主要侵害根部和茎基部,造成根腐和茎基腐、还以侵害作物的疏导组织为主,造成全株系统发病,如枯萎病,黄萎病等。由于真菌性病害的类型、种类繁多,引起的病害症状也千变万化。但是,凡属真菌性病害,无论发生在什么部位,症状表现如何,在潮湿的条件下都有菌丝、孢子产生。这是判断真菌性病害的主要依据。

细菌性病害主要表现为:坏死与腐烂,萎蔫与畸形。坏死、腐烂与畸形,都是细菌破了薄细胞壁细胞组织所导致的后果。在其网状叶脉的叶片上,病斑呈多角斑,病斑周围有黄色的晕环。在肥厚组织或果实上的病斑,多为圆形。在柔嫩肉、多汁的组织上,组织死亡易生腐烂。有的部位被害后发生促进性病变,形成肿瘤,这种现象多发生在根或茎上。萎蔫是细胞侵染维管束的结果,可局部或全部发生。维管束细胞被破坏后,水分、营养物质不能正常输送,会造成植株萎蔫死亡。细胞性病害没有菌丝、孢子,病斑表面没有霉状物,但有菌脓(除根癌病菌)溢出,病斑表面光滑,这是诊断细菌性病害的主要依据。有效防止作物免受病菌侵害的途径有效方法之一是可以通过药物抑制病菌的生理活性,进而抑制作物的增殖扩散,压缩病菌的生存空间,进而降低甚至消除病菌对作物的侵害。

3,1-苯并噁嗪类化合物和咪唑啉酮类化合物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杂环化合物之一,通常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其中3,1-苯并噁嗪类化合物具有如杀菌、杀虫、抗毒、抗疟疾等。而咪唑啉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癌、对MCF-7和A-549细胞系具有抗增殖和促凋亡活性,可作为CA抑制剂、除草剂等。2012年李芳芳等人报道了苯并咪唑酮衍生物,发现它们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等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2014年Congiu等人报道了新型4-苯基咪唑类衍生物作为CA抑制剂。2018年Awadallah等人报道了新型咪唑啉酮基苯磺酰胺类药物作为CA抑制剂,并对MCF-7和A-549细胞系具有抗增殖和促凋亡活性。2019年Eldehna等人报道4-苄基-2-苯乙烯-5(4H)-咪唑啉酮基苯磺酰胺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癌活性。2005年,Wallach等人报道3,1-苯并噁嗪类化合物,通过体外测试它对人白细胞弹性蛋白酶(HLE)具有抑制活性。2014年,合成的4H-3,1-苯并噁嗪-4-酮化合物显著表现在对外α-糜蛋白酶比标准抑制剂胰凝乳蛋白酶抑制效果更好。2015年,唐子龙、王恋等人报道了一系列1-酰胺基-2芳基-2,4-二氢-3,1-苯并噁嗪对油菜菌核病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2017年,Tang等人报道了一系列取代3,1-苯并噁嗪类化合物,同时初步评价了该类化合物对植物真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具备良好的抑菌活性。

但是,目前未见有文献报道过9,10-二取代-3,1-苯并噁嗪并咪唑啉酮类化合物及其用于抑制农作物菌种的报道。因此,我们合成了一类9,10-二取代-3,1-苯并噁嗪并咪唑啉酮类化合物,并研究了这些化合物对小麦赤霉病菌、辣椒疫霉病菌、水稻纹枯病菌、油菜菌核病菌、黄瓜灰霉病菌和水稻稻瘟病菌的抑制活性。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科技大学,未经湖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99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