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槐楸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及培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74269.3 | 申请日: | 202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1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杨录军;赵玉安;冯建;蒋拴丽;杨书才;王俊;王瑞华;张果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6 | 代理人: | 韩晓娟 |
地址: | 450005***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组织培养 培养基 培养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槐楸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及培养方法。所述培养基为诱导培养基,该诱导培养基的基本培养基为A,每1L的A中添加琼脂7g,蔗糖25g,0.3‑0.6mg的IBA,0.1‑0.3mg的6‑BA,0.5‑1.2mg的NAA,pH5.6‑6;A中花宝1号2.5‑2.8g/L、善存多维元素片1.1‑1.2g/L和肌醇0.1‑0.15g/L,溶剂为水。本发明还提供了槐楸组织的培养方法,配合诱导培养基使用,能够显著提高槐楸外植体的诱导率,最终可以获得数量多,质量好的槐楸组培苗,为大量繁殖槐楸良种打下坚实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槐楸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及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槐楸是我国古老的一种楸树品种,树干与槐树树干极为相似,故称为槐楸。它兼具槐树的高贵,又具有楸树的朴实,是一种能传给后代财富的用材好树种。槐楸是江北一种面临绝种的优质名贵木材,生长于山东半岛及鲁西南地区,生长慢,特别稀少。一般成材树在60年至80年。木材的特点是,纹理清晰,结构细而匀,耐腐朽,不变型,不开裂,无异味。据明清两代史料记载,槐楸是当时制作器具的首选木材,是世人鉴赏之材。其木材制作的明式家具,既具备所有红木家具的实用、观赏、保值升值的特点,又具红木因水土不服、干裂、变型、开缝所达不到的品质。另外红木家具当今市场鱼目混杂,难辩真伪。用槐楸制作的仿古家具面市以来,以其坚实耐用、自然环保等特点,受到较多中老年人和成功人士的青睐。
槐楸作为楸树中的一种珍贵品种,还具有其它用途。古书中也有记载。药用,《本草纲目》中说:“楸树叶捣敷疮肿,煮汤洗脓血。”还说,“楸树根、皮煮之汤汁,外涂可治秃疮、瘘疮及一切毒肿”;食用,明代鲍山《野菜博录》中记载:“食法,采花炸熟,油盐调食。或晒干,炸食,炒食皆可”;用作饲料,宋代苏轼《格致粗谈》记述:“桐梓二树,花叶饲猪,立即肥大,且易养。”从以上这些古籍记载中,可以看出楸树在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生产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
随着生态林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需要,大量繁殖槐楸良种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组织培养虽然能够基本实现其扩繁的目的,但是常规的MS培养基加植物激素组合的诱导培养基存在诱导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用于槐楸组织培养的培养基,所述培养基为诱导培养基,所述诱导培养基的基本培养基为A,每1L的A中添加琼脂7g,蔗糖25g,0.3-0.6mg的IBA,0.1-0.3mg的6-BA,0.5-1.2mg的NAA,pH5.6-6;
A中花宝1号2.5-2.8g/L、善存多维元素片1.1-1.2g/L和肌醇0.1-0.15g/L,溶剂为水。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利用所述培养基培养槐楸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采集春季新萌发的槐楸嫩芽,将其剪成2-4cm带腋芽的茎段,消毒,获得无菌外植体;
S2,将S1的无菌外植体接种到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导培养基培养25-30d,使新嫩芽萌发;
S3,将S2萌发的新嫩芽转移到增殖培养基继续培养,促进增殖,得到丛生芽苗,进行生根培养;
S4,选取S3中增殖的2-3cm的芽苗接入生根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S5,待S4的芽苗生出3-4条根后,炼苗5-7天;
S6,炼苗完成后,洗去生根苗基部残留培养基,移栽到珍珠岩、蛭石和草炭组成的培养基质中,保湿培养,湿度为80%-90%,温度25-30℃。
进一步的,S1中,消毒步骤具体为:
将带腋芽茎段用无菌水冲洗2-3min,后依次用70%酒精浸泡10-30s,2g/100mL的次氯酸钠浸泡10-15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2-3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未经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42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