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病毒全热交换新风膜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74648.2 | 申请日: | 202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5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娄琪超;金伟伟;徐意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百立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9/36 | 分类号: | C08J9/36;D06N3/00;D06N3/04;C08L23/12;C08L77/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陈升华 |
地址: | 31203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病毒 热交换 新风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抗病毒全热交换新风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卤代烃和氨基化合物单体反应得到可聚合性季铵盐;
2)将可聚合性季铵盐与小分子单体共聚反应,得到季铵盐类聚合物;
3)将季铵盐类聚合物、高透湿聚合物在溶剂中溶解,得到涂布溶液,将涂布溶液涂覆在多孔基材上,烘干后得到抗病毒的全热交换新风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病毒全热交换新风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卤代烃为对氯甲基苯乙烯、一氯丙烯、4-溴-2-戊烯、溴丙烷、对氯甲基苯乙烯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病毒全热交换新风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氨基化合物单体为丙基二甲基叔胺、三乙胺、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辛烷基二甲基叔胺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病毒全热交换新风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通过卤代烃和氨基化合物单体反应,具体包括:
将卤代烃和氨基化合物单体加入至丙酮中,加热至丙酮回流,反应1~4h,加入正庚烷得到沉淀物,用丙酮洗涤后抽滤,将滤出的产物真空干燥后,得到可聚性季铵盐;
所述的卤代烃和氨基化合物单体的质量比为12.3~26:15.8~2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病毒全热交换新风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小分子单体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酰胺、乙酸乙烯酯、苯乙烯、丙烯腈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病毒全热交换新风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将可聚合性季铵盐与小分子单体共聚反应,具体包括:
在氮气氛围下,将可聚合性季铵盐、小分子单体和引发剂滴加到溶剂中,升温至55~65℃,反应5~6h,加入去离子水得到沉淀物,洗涤后抽滤,将分离出的产物真空干燥,得到季铵盐类聚合物;
所述的可聚合性季铵盐与小分子单体的质量比为6.2~14:2.2~6.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病毒全热交换新风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和3)中,所述的溶剂为四氢呋喃、乙酸乙酯、乙醇、甲苯、丁酮、水、二氯甲烷、三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病毒全热交换新风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高透湿聚合物为聚乙烯醇、聚丙烯酸、羟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羧基丁苯、乙基纤维素、醋酸纤维素、硝化纤维素、磺化聚醚砜、磺化聚砜、磺化三元乙丙橡胶、磺化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磺化聚苯醚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病毒全热交换新风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季铵盐类聚合物和高透湿聚合物的质量比为1.5~3:7~8.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病毒全热交换新风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多孔基材为聚乙烯微孔膜、尼龙66滤膜、酸酸纤维素酯膜、聚偏氟乙烯微孔膜、氧化铝滤膜、湿法PET多孔无纺布、PP微孔膜、PC核孔膜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百立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绍兴百立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464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