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型遥感影像的人工判证辅助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74937.2 | 申请日: | 202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3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方方;孙康;王敏;陈金勇;单子力;杨旭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7/40;G06K9/00;G06K9/46;G06K9/62;G06F16/51;G06F16/56;G06F16/54;G06F9/445 |
代理公司: | 河北东尚律师事务所 13124 | 代理人: | 王文庆 |
地址: | 050081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西路***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遥感 影像 人工 辅助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遥感影像的人工判证辅助方法,属于遥感图像处理领域。本发明首先对遥感图像进行分块并进行检测等处理,将处理结果进行保存。然后根据分块策略进行影像逻辑分块,加载分块图片,及处理结果进行矢量标注,基于标注结果进行人工判证。在人工判证过程中,将相邻图片预加载至内存,相邻图片进行人工判证操作时,直接从内存中获取。同时利用目标的几何特征、纹理特征实现对虚警目标、漏检目标的修正。本发明可节约大量等待时间,实现目标的精确筛选及漏检目标的补充,从而大幅提高人工判证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遥感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型遥感影像的人工判证辅助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地观测技术的迅速发展,遥感对地观测获取影像的分辨率越来越高,目前已经实现亚米级对地观测。但是,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数据量通常较大,单幅遥感影像往往达到几十GB。
目前,遥感图像处理技术如目标检测等,受影像背景复杂、俯视拍摄、目标尺寸等因素影响,处理效果并不理想,经常需要结合人工判证进行使用。然而,在人工判证过程中,由于遥感影像的数据量较大,直接从硬盘中获取遥感影像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判证过程中卡顿严重,影响判证效率。此外,通常目标检测结果虚警率和漏检率都较高,需要频繁的人工操作,耗费大量判证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的大型遥感影像的人工判证方法,该方法能够减少人工操作的次数,提高人工判证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大型遥感影像的人工判证辅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读取遥感影像参数,获取遥感影像信息,所述遥感影像信息包括影像的宽度、高度、波段数;
步骤2,根据判读幅框的大小,对大型遥感影像进行自动化逻辑分块;
步骤3,对逻辑分块图像进行目标检测,生成分块xml文件并进行保存;
步骤4,获取分块图像并进行显示,同时按照优化策略,读取当前分块周边的图像,将其预先加载至内存;
步骤5,从分块xml文件中加载当前图像分块及其周边分块图像的目标检测处理结果,提取目标的几何特征信息,并基于目标的几何特征进行目标的预筛选;
步骤6,根据步骤5中的目标预筛选结果,利用平均特征图像匹配方法,计算目标的纹理特征,进一步完成目标的精确筛选以及漏检目标补充;
步骤7,将步骤6中的检测结果在分块图像上进行矢量标注,根据目标检测结果的来源,使用不同颜色的框线进行标识,在此基础上进行人工判证;
步骤8,将人工判证后的目标标注信息形成xml文件并进行保存,该xml文件中包括目标外接矩形的长、目标外接矩形的宽、外接矩形顶点位置、检测到的目标个数;
步骤9,重复步骤4~步骤8,直至所有分块均完成人工判证。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的分块块数为m行n列,起始行列数均为1,所述步骤4中当前分块的序列号为p行q列,步骤4的具体方式为:
步骤4a,若p=1,q=1,图片直接从硬盘中读取,在人工判证过程中预加载序列号为(p,q+1)、(p+1,q)的图片至内存;
步骤4b,若p=1,1<q<n,图片直接从内存中获取,在人工判证过程中预加载序列号为(p,q-1)、(p,q+1)、(p+1,q)的图片至内存;
步骤4c,若p=1,q=n,图片直接从内存中获取,在人工判证过程中预加载序列号为(p,q-1)、(p+1,q)的图片至内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49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