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接插件装配体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75156.5 | 申请日: | 202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08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曹启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B23P19/02;B23P19/10 |
代理公司: | 宁波瑞元智产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51 | 代理人: | 俞越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插件 装配 设备 | ||
1.一种汽车接插件装配体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机架(1)、设置机架上的平台(11);汽车接插件送料组件(2),其设置在平台(11)上并且与汽车接插件取料组件(3)相对接;汽车接插件取料组件(3),其设置在平台上并且通过汽车接插件取料用旋转气缸(33)将汽车接插件放置到传输带(4)的同步带治具(41)中;双工位插针上料组件(6),其设置在平台(11)上并且通过汽车接插件导正组件(7)导正后进行插芯安装操作;成品汽车接插件出料组件(8),其设置在平台(11)上并且通过成品汽车接插件夹料组件(9)将成品汽车接插件放置在成品汽车接插件出料组件(8)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的一种汽车接插件装配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接插件送料组件(2)包括汽车接插件送料用支撑架(21)、设置在汽车接插件送料用支撑架(21)两侧的皮带轮送料组件(22)、控制皮带轮送料组件(22)转动的汽车接插件送料用电机(23),所述汽车接插件送料用电机(23)通过汽车接插件送料用转动轴(233)带动另一侧的皮带轮送料组件(22);皮带轮送料组件(23)包括可以放置汽车接插件的皮带轮(231),设置在皮带轮(231)两侧且防止汽车接插件运输途中掉落的侧板组合(232);所述侧板组合(232)通过螺栓固定在汽车接插件送料用支撑架(21)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接插件装配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接插件取料组件(3)包括汽车接插件取料用支撑架(31)、设置在汽车接插件取料用支撑架(31)水平方向的汽车接插件取料用XY轴滑台(32)、设置在汽车接插件取料用XY轴滑台(32)的X轴方向的汽车接插件取料用旋转气缸(33)、设置在汽车接插件取料用旋转气缸(33)输出端的汽车接插件取料用气缸板组合(34)、设置在汽车接插件取料用气缸板组合(34)中设置有用于夹持汽车接插件的汽车接插件取料用夹紧气缸(35)、设置在汽车接插件取料用夹紧气缸(25)中的汽车接插件取料用夹紧块组合(36);所述汽车接插件取料用夹紧块组合(36)与汽车接插件送料用支撑架(21)两侧的皮带轮送料组件(22)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接插件装配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带(4)包括“U”字型主体(42)、设置在“U”字型主体(42)前后两端的前同步轮和后同步轮、套接在前同步轮后同步轮中的同步带(43)、控制后同步轮转动的传输带用电机(44);所述同步带(43)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汽车接插件且间隔相同的若干同步带治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接插件装配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工位插针上料组件(6)包括设置在第一插针送料组件(60)、第二插针送料组件(61)、分别与第一插针送料组件(60)、第二插针送料组件(61)对接的第一插针送料轨道(601)、第二插针送料轨道(602)、与第一插针送料轨道(601)、第二插针送料轨道(602)相配合的第一插针定位组件(62)、第二插针定位组件(63)、用于将第一插针定位组件(62)、第二插针定位组件(63)推动用的推料机构(64);所述第一插针送料轨道(601)、第二插针送料轨道(602)设置在插针板上(65),所述插针板上(65)上设置有一组控制插针到位的插针到位机构(66),所述一组插针到位机构(66)与第一插针送料轨道(601)、第二插针送料轨道(602)相对而设置;所述第一插针送料轨道(601)、第二插针送料轨道(60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插针送料用挤出组件(603)、第二插针送料用挤出组件(6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接插件装配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第一插针送料组件(60)和第二插针送料组件(61)均包括插针震动盘(6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515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