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路转场越区调车作业组织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76121.3 | 申请日: | 202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40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孙文桥;张岩;李想;刘启钢;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运输及经济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1L27/70 | 分类号: | B61L27/70;H04W4/029;H04W4/42;G08B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曹洪进 |
地址: | 1008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转场 越区 调车 作业 组织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铁路转场越区作业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铁路转场越区调车作业组织系统及方法,利用移动终端定期采集并上报调车组作业人员、调车机车位置,从外部系统获得调车作业计划、计算机联锁系统信息、股道防护设备位置,利用操作终端或移动终端接收室内信号操作人员或室外调车长的转场越区申请,利用监控中心对以上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判断,根据人员、调机、联锁系统和设备的状态及时自动地向调车组人员、司机发布转场越区作业联系、风险提示、安全报警、风险联控等信息,为信号操作人员提供转场越区作业联系、安全报警和联控监控等信息,最终实现信息传递模式扁平化,大幅度提升作业效率,实现安全报警自动化,显著提高作业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路转场越区调车作业组织系统及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在包含多个车场或调车区的车站的铁路转场越区调车作业组织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大型铁路技术站通常会划分多个车场,每个车场又可能划分为多个调车区,将未划分的车场和被划分车场的调车区统称为场区,调机跨场区的调车作业称为转场越区调车作业,跨越了车场的调车作业为转场调车作业,未跨越车场但跨越了调车区的作业为越区调车作业。转场越区调车作业主要利用铁路车站的牵出线、联络线进行,是一种以机车推力为主的调车作业方式。转场越区调车由车站值班员、助理值班员、调车区长、信号员等信号操作人员根据作业计划排列作业进路,调车组的调车长带领调车组人员跟随机车车辆进行车组的转场越区、解编和连挂等作业。由于作业信息不对称、个别作业人员责任心不强、违章操作等原因,存在以下突出痛点问题:一是作业等待时间长,导致作业效率不高;二是脱轨器、铁鞋、手闸、防溜紧固器等股道防护设备与行车系统缺乏联控,在错排进路情况下导致人身安全事故;三是进入有网区、高站台等危险作业区域,作业人员违章操作,导致人身安全事故。以上问题最终导致转场越区调车作业效率、安全难以保障,其核心原因在于转场越区调车作业过程信息不对称。
转场越区调车作业过程信息不对称,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一是室内信号操作人员、室外调车组、司机之间通过报话机逐级进行信息转达,信息传递不及时,存在误报,不能实时掌握现场作业情况。二是由于股道所安装的防护设备没有与行车系统形成联控,导致信号操作人员出现错排进路时不能及时发现和预警。三是由于没有人员和机车车辆的精确定位,不能实时掌握作业人员是否进入危险作业区域,作业风险注意项点是否依照规范完成。因此,提升铁路转场越区作业效率和安全水平的关键,是实现平面调车作业过程中信号操作人员、调车组、司机之间的信息对称。
通过专利检索没有发现有与本发明相同技术的专利文献报道,与本发明有一定关系的专利主要有以下3个:
专利号为CN201711106625.6,专利名称为一种铁路智能调车作业系统,该专利公开了一种铁路智能调车作业系统,对平调作业的过程进行智能化管控,实现站场人员定位、人身安全防护管理及调车作业自动分析等功能。系统包括调车手持终端、调车仪、调车机车综合显示器、数据传输基站、视频采集控制部件、调车数据采集器、调车数据服务器、地面监控终端,系统获得调车人员和调机的位置信息的目的是,用于视频采集控制部件改变摄像头角度,自动跟随调车作业班组采集调车作业场景的视频信息,地面监控终端提供视频、语音、信令和调车作业计划数据四位一体同步展示,对执行调车作业过程进行智能化管控。
上述专利采集人员和调机位置用于视频跟踪拍摄,没有用于基于位置的作业风险自动提示、进路与股道防护设备或调车作业计划冲突的安全报警、风险联控自动触发。上述系统只考虑调车作业计划数据、视频、语音和传统调车信令的基于时间轴的同步展示,传统调车信令只涉及到室外调车组人员和调车司机之间的“十车”、“五车”、“停车”、“启动”等调车命令,未涉及到室内信号操作人员的转场越区作业联系信息,未涉及到室内信号操作人员与室外调车组人员、司机之间的风险联控信息,未考虑基于调机和车列尾部位置的铁路调车作业风险提示。由于未接入股道防护设备位置信息,无法判断进路与股道防护设备冲突,且未判断进路与调车作业计划之间的冲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运输及经济研究所,未经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运输及经济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61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芯极片上料的分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饺子皮挤压成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