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主驾人员信息采集的车辆控制系统、方法及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76625.5 | 申请日: | 202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8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敏;邓贵中;冉光伟;罗伟良;李亮;谌鹏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37 | 分类号: | B60R16/037;B60R1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8 | 代理人: | 刘波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人员 信息 采集 车辆 控制系统 方法 汽车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主驾人员信息采集的车辆控制系统、方法及汽车,所述系统包括第一ECU、车载蓄电池、分别与第一ECU和车载蓄电池连接的第二ECU以及与第二ECU连接的麦克风,其中麦克风内嵌在驾驶位一侧的车门把手上,用于获取即将进入驾驶位人员的声纹信息,将声纹信息发送至第二ECU;第二ECU,用于将声纹信息与预录入的主驾人员的声纹样本进行比对,判断声纹信息是否属于主驾人员,并在当声纹信息属于主驾人员时,监测车辆的电子启动状态,监测到车辆进入ACC或者一键启动时,通知第一ECU根据主驾人员偏好信息对与主驾人员偏好信息相对应的设备进行控制。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现有体验和安全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主驾人员信息采集的车辆控制系统、方法及汽车。
背景技术
伴随着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越来越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人们对汽车的舒适性、安全性、经济性和个性化要求也越来越挑剔,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在互联网汽车上进行研究,通常在车内设置悬挂式或摆放式的麦克风,在驾驶人坐定之后调整好姿态再由车内麦克风采集驾驶人的语音口令信息。该方式存在的问题是:1、车内麦克风不能提前一步介入进行人脸的采集,其需要驾驶人进入驾驶舱后才能采集语音口令信息,在驾驶体验上存在动作的停顿感,没有流畅的上车起步体验;2、车内麦克风不论是采用悬挂式还是摆放式,都会占用车内空间,破坏车内布局,影响车辆安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主驾人员信息采集的车辆控制系统、方法及汽车,用于解决使用体验和安全性能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主驾人员信息采集的车辆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ECU、车载蓄电池、分别与所述第一ECU和所述车载蓄电池连接的第二ECU以及与所述第二ECU连接的麦克风,其中:
所述麦克风内嵌在驾驶位一侧的车门把手上,用于获取即将进入驾驶位人员的声纹信息,将所述声纹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ECU;
所述第二ECU,用于将所述声纹信息与预录入的主驾人员的声纹样本进行比对,判断所述声纹信息是否属于所述主驾人员,还用于在当所述声纹信息属于所述主驾人员时,监测汽车的电子启动状态;
所述第二ECU,还用于监测到车辆进入ACC或者一键启动时,通知所述第一ECU根据所述主驾人员偏好信息对与所述主驾人员偏好信息相对应的设备进行控制;
所述第一ECU,用于根据所述主驾人员偏好信息对与所述主驾人员偏好信息相对应的设备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麦克风为防水麦克风;
在所述车门把手内设置有麦克风安置腔,所述麦克风设置在所述麦克风安置腔内,其轴线倾斜向下布置,与水平面呈15度角;
在所述车门把手外侧为所述麦克风安置腔设置有开口,在所述开口处设置有防水栅板,所述防水栅板沿车外向车内的方向倾斜向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ECU还用于获取电子车钥匙的车门开锁指令,将所述车门开锁指令发送给所述第二ECU;
所述第二ECU,还用于根据所述车门开锁指令触发唤醒所述麦克风。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第二ECU连接的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设置在驾驶位旁车门把手上;
所述红外传感器用于感应红外信号;
所述第二ECU,还用于当所述红外传感器在预设时间内未感应到红外信号,触发已被唤醒的所述麦克风休眠。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ECU还用于在车门为开锁状态下,且所述红外传感器感应到红外信号时,再次唤醒所述麦克风。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二ECU和所述麦克风连接的信号放大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66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