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料电池系统以及燃料电池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78091.X | 申请日: | 202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2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吉富亮一;三谷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8/2465 | 分类号: | H01M8/2465;H01M8/247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怡丰律师事务所 11555 | 代理人: | 叶仲楠;杨溢 |
地址: | 日本东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电池 系统 以及 车辆 | ||
本公开涉及燃料电池系统以及燃料电池车辆。燃料电池车辆(10)搭载有燃料电池系统(16),该燃料电池系统(16)具备:堆壳体(27),其收纳发电单电池(32)的单电池层叠体(25);辅助设备壳体(28),其邻接地设置于堆壳体(27)的一端,收纳燃料电池用辅助设备(60);以及燃料气体配管(74),其与辅助设备壳体(28)连接,向燃料电池用辅助设备(60)导入燃料气体。燃料电池系统(16)具备将辅助设备壳体(28)的一部分切缺而成的切缺部(70b),以通过切缺部(70b)的附近的方式配置燃料气体配管(74)。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堆壳体和辅助设备壳体的燃料电池系统以及燃料电池车辆,堆壳体收纳层叠多个发电单电池而成的层叠体,辅助设备壳体收纳燃料电池用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例如,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具备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MEA),该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MEA)在由高分子离子交换膜形成的电解质膜的一方配设阳极电极,在另一方配设阴极电极。由隔板夹持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来构成发电单电池,层叠多个发电单电池来构成层叠体。
在该层叠体进一步层叠接线板、绝缘板、端板等,从而得到燃料电池堆。燃料电池堆收容于堆壳体,还有,将包括燃料气体的喷射器等在内的燃料电池用辅助设备收纳的辅助设备壳体邻接地设置于堆壳体,来构成燃料电池系统。这样的燃料电池系统搭载于燃料电池车辆的前箱来使用。
然而,在燃料电池车辆中使用的燃料电池系统,要求在燃料电池车辆发生碰撞等而向燃料电池系统输入冲击载荷时氢气等燃料气体不会泄漏的结构。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结构:将辅助设备壳体内的燃料气体配管配置在刚性高的堆附近来保护燃料气体配管的结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67186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虽然专利文献1的燃料电池系统能够实现保护辅助设备壳体内的氢配管,但是没有示出关于保护从辅助设备壳体到氢罐的氢配管的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输入冲击载荷的情况下也能够保护与辅助设备壳体连接的氢配管的燃料电池系统以及燃料电池车辆。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方面是燃料电池系统,具备:堆壳体,其收纳发电单电池的层叠体;辅助设备壳体,其邻接地设置于所述堆壳体的一端,收纳燃料电池用辅助设备;以及燃料气体配管,其向所述燃料电池用辅助设备导入燃料气体,在所述辅助设备壳体设置切缺部,该切缺部是将所述辅助设备壳体的同所述堆壳体分离的一端面与上端部之间的上端角部切缺而形成的,所述切缺部以随着从所述一端面朝向所述堆壳体侧而升高的方式倾斜,所述燃料气体配管以通过所述切缺部的附近的方式配置。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燃料电池车辆,其搭载有上述的燃料电池系统。
发明的效果
根据上述方面的燃料电池系统以及燃料电池车辆,即使在输入冲击载荷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由辅助设备壳体的切缺部产生的空间来保护氢配管。
根据参照附图来说明的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能容易地理解上述的目的、特征以及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搭载有燃料电池系统的燃料电池车辆的概要结构说明图。
图2是示出图1的燃料电池系统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图1的燃料电池系统向燃料电池车辆的搭载布局的图。
图4是示出从正面侧观察图3的燃料电池系统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80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料电池用金属隔板、接合隔板以及发电单电池
- 下一篇:装置状态的监测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