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5G新型电容器外壳用铝带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78890.7 | 申请日: | 202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03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徐成志;万宝伟;王毓玮;张彩龙;董则防;黄绍浪;任素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鼎胜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00 | 分类号: | C22C21/00;C22F1/04;C22F1/02;C21D9/00;C21D9/52;B21B1/2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刘妍妍 |
地址: | 21214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容器 外壳 用铝带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以及金属材料加工和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5G新能源电容器用铝带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铝带采用如下质量分数的组分制备而成:Si:0.1~0.15%,Fe:0.47~0.52%,Cu:0.1~0.2%,Ti:0.01‑0.02%,Mn:0.8‑0.9%,Mg:0.1‑0.15%,其余为Al。本发明制备的一种5G新型电容器外壳用铝带,利用镁元素的强化效果提供高强度和锰元素提高再结晶温度来实现高耐热的特性,较好的解决了新一代5G电容器外壳高强度和高耐热的问题,同时利用绿色短程铸轧方法生产,进一步降低了加工成本和节省了能源消耗,满足了客户对铝带的指标要求,并且具备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以及金属材料加工和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5G新能源电容器用铝带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5G电波的传输距离较4G短,所以需要建设更加密集和小型化的5G基站。这也要求5G基站电源中所使用电容器外壳具有高强度,高耐热等特性。目前新一代电容器外壳为了满足5G的使用要求,增加传热效率,在电容器外壳上涂覆一层导热涂料,涂料的固化温度在245-260℃,保温30s,同时要求材料的抗拉强度≥130MPa。现有的电容器料多采用1系合金,抗拉强度在120Mpa,在260℃/30s,其抗拉强度在90Mpa,存在强度低和耐热性差问题,不能满足其使用需求,而市场上生产这个高强度和高耐热行的电容器外壳,多采用高合金的热轧坯料,同时生产周期长,成本高,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电容器外壳用铝带成品耐热性达不到客户需求等问题,同时为了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设计一种5G新型电容器外壳用铝带的制备方法。
一种5G新能源电容器用铝带,所述铝带采用如下质量分数的组分制备而成:Si:0.1~0.15%,Fe:0.47~0.52%,Cu:0.1~0.2%,Ti:0.01-0.02%,Mn:0.8-0.9%,Mg:0.1-0.15%,其余为Al;
进一步的,以质量分数计,Mg:Si=4:1;Mn+Cu=1%。
一种5G新能源电容器用铝带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前述组分经熔炼、铸轧工序得到铸轧板;将铸轧板转到冷轧车间进行冷轧,经过两个道次轧制,进行去应力热处理;将经过去应力热处理后的铝卷转入到成品轧机上,经过5个道次轧制得到成品铝带;将成品铝卷进行成品热处理,出炉冷却;
所述应力热处理的步骤包括:将半成品转入退火炉中,以35℃/h升温到380℃,保温10-15h,然后以15-20℃/h升温到460-480℃,保温3-5h,冷却出炉。
进一步的,在总加工率在50%时,进行去应力热处理。
进一步的,其中第三道次到第五道次工作辊粗糙度为Ra0.45-Ra0.48,油温控制在40-42℃,油品酸值控制在0.3-0.33。
进一步的,其中第六道次和第七道次工作辊Ra0.15-Ra0.18,油温控制在30-35℃,油品酸值控制在0.35-0.38。
进一步的,成品铝带放入氮气保护退火炉中进行成品热处理,通入氮气4-6h,当炉内的氮气含量99.5%-99.7%,开始升温。
进一步的,所述成品热处理的步骤为:将成品铝卷放入氮气保护退火炉中进行热处理,以25℃/h升温速率,升温到265-275℃,保温4-6h,出炉冷却。
进一步的,所述铸轧板厚度为8.8-9.3mm。
进一步的,所述成品铝带厚度为0.26-0.35mm。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鼎胜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鼎胜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88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却系统
- 下一篇:基于深度相机和深度学习的木材缺陷检测分选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