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创手术的辅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80076.9 | 申请日: | 202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2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文;彭国会;董宜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资福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B17/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术 辅助 装置 |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微创手术的辅助装置,包括手柄,控制部及可释放的抓钳部,其中抓钳部具有两个可相对运动的钳臂,抓钳部进一步内置内锚定磁体,用于配合外部磁控设备及控制部,实现夹持组织,控制部内置吸合磁体和卡扣机构,该吸合磁体与内锚定磁体相互作用,配合卡扣机构进一步控制抓钳部的连接与分离。本发明的辅助装置可以方便医生操作腹腔组织,相对于传统手术减少一个开孔数量,采用卡扣结构对抓钳部进行稳定连接,防止抓钳部意外脱落,同时配合外部磁铁使用,对夹持部位的牵引更加灵活,定位更加稳定,大大提高了术者手术效率,降低了手术难度,降低感染风险,减轻患者痛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可用于微创手术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微创手术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手术方法,是未来手术方法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随着腔镜技术及工业制造技术的突飞猛进,许多传统的开放性手术已被腔镜手术取而代之,大大减轻了患者术后的痛苦。
传统的腹腔镜手术采用二至四孔操作法,即在腹部不同部位开孔数个直径5至12毫米的小切口,外科医生通过这些小切口在体外操作各种手术器械完成手术,手术中,器官为自然垂落状态,为使病变部位充分暴露或使术野保持清晰,需要有夹持与提拉装置将器官牵引并定位,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对患者而言,少一个切口就少一个感染的机会,少一处术后疼痛,以最有代表性的胆囊切除术为例,最早期采用的是四孔法,进而改进为三孔,甚至二孔,然而减少开孔数量,会导致手术难度提高,对医生操作技术及熟练度提出很高要求,进而提高手术风险程度。
因此,有必要开发新的微创手术的辅助装置,在减少开孔数量的同时,方便手术操作,降低手术难度,降低感染风险,提高手术效率,减轻患者痛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开孔数量与手术难度之间的矛盾,方便进行微创手术,降低感染风险,本发明提出一种微创手术的辅助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微创手术的辅助装置,包括手柄,还包括控制部及可释放的抓钳部,其中抓钳部具有两个可相对运动的钳臂,抓钳部进一步内置内锚定磁体,用于配合外部磁控设备及控制部,实现夹持组织,控制部内置吸合磁体和卡扣机构,该吸合磁体与内锚定磁体相互作用,配合卡扣机构进一步控制抓钳部的连接与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的抓钳部进一步还包括:
旋转销,作为钳臂的旋转轴,用于钳臂的定位与连接;
扭簧,安装于旋转销上,其一端固定于连接座,另一端为活动端提供夹持力,驱动钳臂的闭合;
致动杆,可由控制部驱动,用于推动钳臂绕旋转销的旋转与张开,当控制部脱离抓钳部后,扭簧驱动钳臂闭合,进而推动致动杆回到初始位置;
连接座,用于旋转销与钳臂的定位,另一端与内锚定磁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扭簧也可为板簧。
进一步的,所述的抓钳部还可为连杆开合机构,该连杆开合机构包括钳臂、定位旋转销、致动杆、连杆传动机构、连接座、内锚定磁体及夹持弹簧,其中:
定位旋转销作为钳臂的旋转轴,用于钳臂的定位连接;
致动杆连接连杆组成铰链机构,控制钳臂的开合;
活动旋转销连接钳臂与连杆;
连接座连接内锚定磁体,用于定位旋转销的固定;
夹持弹簧,用于致动杆的复位,促使钳臂闭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内锚定磁体为永磁体材料或导磁材料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控制部进一步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资福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资福医疗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00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草方格沙障用刷状网绳的生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心脏瓣膜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