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解析塔热风量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80349.X | 申请日: | 202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412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9 |
发明(设计)人: | 曾小信;魏进超;李宗平;李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2 | 分类号: | B01D53/02;B01J20/20;B01J20/34;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410006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解析 风量 控制 方法 系统 装置 | ||
1.一种解析塔热风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解析塔(2)以及控制端;
所述解析塔(2)的上部为加热段(201),所述加热段(201)的下部设置有加热气体入口(2011),加热炉(6)的气体出口通过第一管道(7)连接至所述加热气体入口(2011),所述第一管道(7)安装有热风量流量计(F1);
所述加热段(201)的上部设有加热气体出口(2012),所述加热气体出口(2012)通过第二管道(8)连接至热循环风机(9)的入口;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道(7)的第一温度传感器(T1),用于检测进入解析塔(2)的热风温度值;
设置在所述解析塔(2)的入口处的第二温度传感器(T2),用于检测进入解析塔(2)的活性炭的温度值;
设置在所述第二管道(8)的第三温度传感器(T3),用于检测热风经过所述加热段(201),与加热段(201)活性炭进行间接换热之后的温度值;
设置在所述加热段(201)下部的第四温度传感器(T4),用于检测所述加热段(201)下部的活性炭的温度值;
所述控制端被配置为执行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T1)与第三温度传感器(T3)实时测量得到的温度的差值,获得热风进出解析塔的实时温差;
根据第二温度传感器(T2)与第四温度传感器(T4)实时测量得到的温度的差值,获得活性炭加热前后的实时温差;
根据解析塔的相关参数、热风进出解析塔的实时温差以及活性炭加热前后的实时温差,计算目标热风量;
获取所述热风量流量计(F1)测得的实际热风量;
判断所述实际热风量与所述目标热风量之间的偏差是否在预设阈值内;
若否,则根据所述目标热风量调节加热炉(6),和/或,调节热循环风机(9),进而控制解析塔(2)热风量;
其中,按照下述方法获得所述目标热风量:
Fin=kp×Ff;
Fin为目标热风量,单位:m3/h;kp为修正系数,取值为:1.05~1.3;Ff为理论目标热风量,单位:m3/h;vm为解析塔的活性炭下料速度,单位:kg/h;Cf为热风比热,单位:J/kg.℃;Cm为活性炭比热,单位:J/kg.℃;Δtf为热风进出解析塔的温差,单位:℃;Δtm为活性炭加热前后的温差,单位:℃;η1为换热效率值,单位:百分比;ρf为热风量的密度,kg/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析塔热风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连接所述加热炉(6),为其提供风量的助燃风机(10);以及,
根据所述目标热风量调节所述加热炉(6)的煤气流量,根据所述加热炉(6)的煤气流量以及空燃比调节所述助燃风机(10)的空气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解析塔热风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根据所述目标热风量调节所述加热炉(6)的煤气流量:
根据所述目标热风量计算所述目标热风量的总热值,其中,采用以下公式计算总热值;
Qf=Fin×ρf×Δtf×Cf;
其中,Qf为目标热风量的总热值,单位:kj;
根据总热值计算所述加热炉(6)的煤气流量Vgas;
其中,Vgas为煤气流量,即单位时间内的高炉煤气或者焦炉煤气体积,单位:m3,qgas为高炉煤气或者焦炉煤气的热值,单位:kj/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034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存取一核心网路装置的一暂存器的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