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爬楼越障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81696.4 | 申请日: | 202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6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声岚;钟学涛;甘礼福;粟智威;覃俊杰;黄治定;彭博齐;卜晟哲;李焕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57/028 | 分类号: | B62D57/028;B60B19/12;B60K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刘宇波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越障 装置 | ||
1.一种新型爬楼越障装置,包括底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的两侧外壁呈对称分布固定安装有附桥中间板(10),且所述底盘(1)另外的两侧外壁分别设置有附桥前部板(9)和附桥后部板(14),所述附桥前部板(9)和附桥后部板(14)与附桥中间板(10)之间均呈对称分布固定安装有避震器(11),两个所述附桥后部板(14)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连接桥(20),所述连接桥(20)的两端呈对称分布设置有行星齿轮组(2),所述行星齿轮组(2)的内部呈均匀分布转动安装有星轮组(23),且所述行星齿轮组(2)的外壁转动安装有行星轮组(3),两个所述行星齿轮组(2)相互靠近的外壁中心位置对称分布设置有连接盘(22),所述附桥前部板(9)的下端均铰接有V字架板(15),两个所述V字架板(15)的外壁一侧和行星齿轮组(2)的内部转动安装有麦克纳姆轮(8),且所述V字架板(15)的一侧铰接有导向轮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爬楼越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桥中间板(10)与附桥前部板(9)和附桥后部板(14)、所述附桥前部板(9)与V字架板(15)、所述附桥后部板(14)与行星齿轮组(2)、所述行星轮组(3)与麦克纳姆轮(8)之间均连接有卡簧(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爬楼越障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行星轮组(3)外壁上呈均匀分布固定安装有红外传感器(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爬楼越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轮组(3)内部的麦克纳姆轮(8)呈均匀分布,且所述行星轮组(3)内部的麦克纳姆轮(8)的设置位置与星轮组(23)匹配,每个所述行星轮组(3)内部的麦克纳姆轮(8)与星轮组(23)为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爬楼越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的上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电池箱(12)和控制板(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爬楼越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V字架板(15)相互靠近的一侧和连接桥(20)的两侧外壁均设置有驱动电机(6),所述驱动电机(6)分别与V字架板(15)和连接桥(20)均通过电机固定座(17)为固定连接,且所述驱动电机(6)的输出端均固定安装有联轴器(16),所述联轴器(16)的内部均设置有连接轴(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爬楼越障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V字架板(15)上的连接轴(21)贯穿V字架板(15)和导向轮组(7),且位于所述V字架板(15)上的连接轴(21)的末端与麦克纳姆轮(8)为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爬楼越障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连接桥(20)上的驱动电机(6)呈纵向和横向对称分布,靠近所述导向轮组(7)一侧的驱动电机(6)上的连接轴(21)上固定安装有连接盘(22),且所述连接轴(21)贯穿行星齿轮组(2)与星轮组(23)为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盘(22)与连接桥(20)上靠近导向轮组(7)一侧的驱动电机(6)之间连接有第二皮带(19),且所述连接盘(22)与连接桥(20)上另一侧的驱动电机(6)之间连接有第一皮带(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未经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169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联网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 下一篇:一种蜡丸入托下料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