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氟化钇薄膜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81953.4 | 申请日: | 202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3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如明;姜蕻;蔡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迪那米(徐州)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F17/265 | 分类号: | C01F17/265;C01F1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徐小淇 |
地址: | 221600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氟化 薄膜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化钇薄膜的制备方法,步骤1:将水合硝酸钇、氟化铵按照摩尔配比1:3.05‑1:3.75混合均匀;步骤2:将胶状物干燥得到胶态物质;步骤3:将胶态物质置于高温炉中;步骤4:胶态物质研磨得到粉末;步骤5:将粉末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得到纳米级粉末;步骤6:将纳米级粉末采取浸渍提拉法或旋转涂覆法制膜;步骤7:将湿膜烘干、冷得到薄膜;步骤8:将薄膜退火处理,随炉冷却后得到氟化钇薄膜。本发明氟化钇薄膜的制备方法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制备的氟化钇薄膜表面光滑,具有良好的超导特性,且薄膜制备成本低、工艺简单且容易控制;热处理工艺周期大大缩短,薄膜制备效率大大提高,膜层结合牢固,很难破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膜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氟化钇薄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氟化钇薄膜具有较低的折射率(折射率约为1.4),较宽的透过波段(0.35~12μm),和其他氟化物(氟化钡,氟化钙等)相比具有较高的硬度,使得氟化钇薄膜广泛用于各种衬底上的增透膜的设计。常用制备氟化钇薄膜的方法为热蒸发沉积法,离子、电子束辅助蒸发沉积法,化学法等。
针对传统制备氟化钇薄膜在工艺上的缺陷,有利用磁控溅射技术采用氟化钇靶材来制备氟化钇薄膜,但这种方法易使得阴离子氟离子流失,吸收增大,折射率畸变,功能失效,同时薄膜的内应力失稳,极易使得薄膜破裂脱落与破裂,导致结构失效。缺氟会导致的光学常数的畸变,一般采取反应气体来补充氟离子,如果采取氟气,则有剧毒。如果采用全氟化碳则会在薄膜中引入C等杂质离子,严重恶化氟化钇薄膜的光学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氟化钇薄膜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氟化钇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水合硝酸钇、氟化铵按照摩尔配比1:3.05-1:3.75混合均匀,在研钵中研磨发生固相反应,反应完全后得到胶状物;
步骤2:将胶状物转移至耐高温坩埚中,置于烘箱中干燥3-22h,得到胶态物质;
步骤3:将胶态物质置于高温炉中,保温1-4h;
步骤4:胶态物质随炉冷却至室温后取出,研磨得到粉末;
步骤5:将粉末在惰性气体保护下,350-450℃下保温4-5.5h,得到纳米级粉末;
步骤6:将纳米级粉末采取浸渍提拉法或旋转涂覆法制膜;
步骤7:将湿膜在室温下晾15-25min,再置于干燥箱中烘干,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薄膜;
步骤8:将薄膜放入高温炉中进行退火处理,随炉冷却后得到氟化钇薄膜。
优选的,在步骤1中,对水合硝酸钇、氟化铵混合搅拌的时间为4-20h。
优选的,在步骤2中,将耐高温坩埚的炉温按2-8℃/min的升温速率从室温升至350-450℃。
优选的,在步骤5中,惰性气体为氮气或氩气。
优选的,在步骤7中,烘干温度为95-100℃。
优选的,在步骤8中,高温炉按3-10℃/min的升温速率从室温升至300-500℃,保温1-4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氟化钇薄膜的制备方法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制备的氟化钇薄膜表面光滑,具有良好的超导特性,且薄膜制备成本低、工艺简单且容易控制;热处理工艺周期大大缩短,薄膜制备效率大大提高,膜层结合牢固,很难破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迪那米(徐州)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英迪那米(徐州)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19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