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监测数据的网格化清单优化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83614.X | 申请日: | 202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308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张言云;孙明生;易志安;李诗瑶;秦东明;李璇;李蔷;杨帆;管梦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三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9 | 分类号: | G06F16/29;G06F16/248;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张萌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监测 数据 网格 清单 优化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监测数据的网格化清单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监测数据确定预设区域的监测浓度面图,其中,所述监测数据用于表征所述预设区域内大气污染物的监测浓度;
获取所述预设区域的网格化清单,所述网格化清单包括地理信息网格和排放量信息;
通过将所述监测浓度面图和所述地理信息网格叠加,抓取出所述预设区域中每个网格对应大气污染物的监测浓度;
基于所述每个网格对应大气污染物的监测浓度确定所述网格化清单中的突变网格;
通过所述排放量信息和所述每个网格对应大气污染物的监测浓度对所述网格化清单中的突变网格进行优化;
基于所述每个网格对应大气污染物的监测浓度确定所述网格化清单中的突变网格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每个网格与每个相邻网格的浓度差值是否超过预设浓度阈值,其中,所述每个网格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相邻网格;
若预设个数的所述相邻网格与所述网格的浓度差值超过所述预设浓度阈值,则所述网格为突变网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监测数据的网格化清单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排放量信息和所述每个网格对应大气污染物的监测浓度对所述网格化清单中的突变网格进行优化的步骤,包括:
确定与所述突变网格距离最近的监测站点的所在网格;
根据所述每个网格对应大气污染物的监测浓度,得到所述突变网格的大气污染物的监测浓度和所述监测站点所在网格的大气污染物的监测浓度;
根据所述网格化清单的排放量信息,得到所述监测站点所在网格的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信息;
基于所述突变网格的大气污染物的监测浓度、所述监测站点所在网格的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信息和监测浓度,对所述网格化清单中的突变网格进行优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监测数据的网格化清单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突变网格的大气污染物的监测浓度、所述监测站点所在网格的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信息和监测浓度,对所述网格化清单中的突变网格进行优化的步骤,包括:
根据如下公式实现优化网格化清单中的突变网格的步骤:
其中,i为大气污染物中的任意一种;x为需优化排放量的突变网格;p为距x网格最近的监测站点所在的网格;Ax,i为优化后x网格中大气污染物i的排放量;Ap,i为p监测站点所在的网格中大气污染物i的排放量;Cp,i为p监测站点所在网格中大气污染物i的监测浓度;Cx,i为基于所述监测浓度面图获得的x网格的大气污染物i的监测浓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监测数据的网格化清单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监测数据确定预设区域的监测浓度面图的步骤之前,包括:
将所述预设区域中每个监测站点的传感器采集的预设时间段大气污染物的监测浓度,作为所述预设区域的监测数据,其中,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监测站点的预设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监测数据的网格化清单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监测数据确定预设区域的监测浓度面图的步骤,包括:
将监测数据输入地理信息系统GIS,对所述预设区域中每个监测站点的监测浓度进行插值处理,得到所述预设区域的监测浓度面图。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监测数据的网格化清单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预设区域的网格化清单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预设区域的排放清单,输入地理信息系统GIS,得到所述预设区域的网格化清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三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科三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361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