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换电站的车辆定位装置、定位方法及换电站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84828.9 | 申请日: | 202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5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叶明瑞;宋汉宗;辛庆锋;张栋江;贾宝光;史路浩;王欢欢;胡志刚;毕祥禄;师东升;姜军平;郭志明;王志海;杨全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智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80 | 分类号: | B60L53/8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地址: | 311225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站 车辆 定位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换电站的车辆定位装置、定位方法及换电站,所述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固定车辆轮胎的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支撑座和调节机构;所述支撑座上设有两组对称设置的辊筒组,两组所述辊筒组用于承载所述车辆的轮胎;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两组所述辊筒组之间,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传输单元和定位单元,所述传输单元能够在两组所述辊筒组之间移动,所述定位单元设置在所述传输单元上,用于调整所述车辆的轮胎的位置,通过传输带结合对中推块的方式实现车辆轮胎的定位,简单方便,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定位效率,同时定位装置设置在换电平台上更加整洁,无人突出物,方便清洁,减少了换电设备的维修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电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换电站的车辆定位装置、 定位方法及换电站。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的推广,如何及时有效地为电量不足的电动汽车提供电能补 给已成为厂商和车主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当前市场上主流解决方案是采用充电 模式和电池更换模式,采用充电模式即在停车位配置AC慢充桩或者DC快充桩, 采用电池更换模式即直接用充满电的电池组更换能量已耗尽的电池组。电池更 换模式较之充电模式换电耗时短,电能补充效率高。
当进行电池更换时,首先需要将电动汽车驾驶至换电平台上,利用换电平 台上的车辆定位装置对车体进行定位,以便换电小车能够与车辆底部的动力电 池准确定位,然后进行更换动力电池的动作。换电站通常是以轮胎进行定位, 而轮胎夹杂泥土与石子,难以清洁,易造成换电设备的损坏。
因此,亟需新的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换电站的车 辆定位装置、定位方法及换电站,能够实现换电过程中对车辆侧方向的定位。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换电站的车辆定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 座上设有用于固定车辆轮胎的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支撑座和调节机构;
所述支撑座上设有两组对称设置的辊筒组,两组所述辊筒组用于承载所述 车辆的轮胎;
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两组所述辊筒组之间,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传输单元和 定位单元,所述传输单元能够在两组所述辊筒组之间移动,所述定位单元设置 在所述传输单元上,用于调整所述车辆的轮胎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上设有V型槽,所述V型槽的底边为平面设置,所 述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V型槽的底边上,所述辊筒组分别设置在所述V型槽的 侧边中。
作为可选地,所述V型槽的底部还设有传输通道,所述传输通道用于给所 述传输单元提供循环转动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设置在所述底座 上,并与所述传输单元连接,所述驱动单元用于控制所述传输单元的移动。
作为可选地,所述驱动单元为驱动电机,所述传输单元为传输履带。
作为可选地,所述定位单元为对中推块,所述对中推块固定在所述传输履 带上。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驱动单元 连接,并控制所述驱动单元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辊筒组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辊筒单元,多个所述辊筒单元 呈V型设置在所述V型槽中。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换电站的车辆定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 步骤:
车辆行驶至换电平台,切断电源并挂入空档,车辆的前轮以嵌入的方式沿 行驶方向固定在辊筒组上;
两个前轮定位组件同时使传输单元从车轮外侧向内侧移动,率先接触车辆 车轮的定位单元推动车轮沿横向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智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智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48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