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催化裂化装置平衡催化剂自动密闭封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85493.2 | 申请日: | 202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70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郑幸存;孙士勇;丁李节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立诚石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1/28 | 分类号: | B65B1/28;B65B43/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耿小强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裂化 装置 平衡 催化剂 自动 密闭 封装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裂化装置平衡催化剂自动密闭封装装置,属于石油化工技术领域,包括废催化剂储罐、双层密闭卸料机构、自动升降机构、自动涨袋机构,自动称重机构、气动脱袋机构、自动夹袋机构、滚筒输送机构、负压调节机构、电磁阀组、PLC控制装置、超精密除尘装置和喷射回流机构。本发明的催化裂化装置平衡催化剂自动密闭封装装置从根本上完成了工业化封装,并从根本上解决了卸剂装袋过程中危废粉尘的污染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裂化装置平衡催化剂(废催化剂)自动密闭封装装置;该装置主要用于石油化工企业中的催化裂化装置卸出的废催化剂粉体装袋、密封和存储,对环境利好;属于石油化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催化裂化装置是目前国内主要的原油二次加工装置,国内大多数的石化企业一般拥有一套或多套催化裂化装置,催化裂化装置在日常生产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催化剂。这些废催化剂含有重金属镍等的粉体,自2018年8月以来,废催化剂(平衡催化剂)被国家生态环境部确定收入危险固废名录(编号HW251-017-50),其储运和排放均受到严格管制。
目前,大多数催化裂化装置,采用传统人工方式,卸出废催化剂并进行装袋作业时,会产生较大粉尘溢出,四处飘散,造成了脏、乱的工作环境,严重危害职工的身体健康。
因此,提供一种催化裂化装置平衡催化剂卸剂时所需要的自动密闭封装装置,避免工人直接与废催化剂接触,并从根本上解决卸剂装袋过程中危废粉尘的污染问题,完成工业化封装,成为该技术领域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催化裂化装置平衡催化剂自动密闭封装装置,解决废催化剂卸剂装袋过程中存在的污染以及职业危害,依靠密闭装袋机构的自动夹紧装置将包装袋口卡紧,废催化剂从密闭装袋机构的内管流出到包装袋,袋内的含尘气体从双层密闭装袋机构的外管通过高精度除尘系统抽尘过滤后排到大气,落入除尘器的粉尘再通过喷射回流机构,利用气力输送时的压差把催化剂送至原废催化剂储罐。已装好的催化剂包装袋通过辊筒输送机送至尾端,然后由叉车送至指定存放仓库。后期交由具备处理催化剂危废单位处理,整个装置卸剂时的过程是在密闭状态下操作,无粉尘外泄,解决了废剂卸剂过程中产生的污染问题与职业危害,实现工业化封装。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催化裂化装置平衡催化剂自动密闭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废催化剂储罐(平衡催化剂储罐)、双层密闭卸料机构、自动升降机构、自动涨袋机构,自动称重机构、气动脱袋机构、自动夹袋机构、滚筒输送机构、负压调节机构、电磁阀组、PLC控制装置、超精密除尘装置、喷射回流机构;其中:废催化剂储罐下出料口通过进料控制阀门与双层密闭卸料机构相连接,双层密闭卸料机构下部出口与包装袋连接;自动升降机构与自动称量机构连接,通过提升实施称重;自动涨袋机构与双层密闭卸料机构外管连接;自动夹袋机构固定在双层密闭卸料机构的下料管;气动脱袋机构固定在升降机构的提升架;滚筒输送机构位于自动密闭封装装置的正下方,并固定于地面;负压调节机构通过管道与超精密除尘装置相连接;电磁阀组分别与气动脱袋机构中的脱袋气缸、自动升降机构中的自动升降气缸、自动夹袋机构中的夹袋气缸以及外部的仪表相连接;PLC控制装置固定在机架,与电磁阀组及控制阀门连接,超精密除尘装置的下部出料口与喷射回流机构的入口相连接;喷射回流机构进气口端与工厂风连接,出料口端与废剂储罐相连,以此形成密闭循环操作,避免危废外泄。
优选地,双层密闭卸料机构包括进料阀、内管、外管、软连接、下料管;其中:进料阀安装于外管(双层密闭卸料管)的上部入口,外管固定在机架上,内管位于外管的内部并贯通外管并延伸至下料管,软连接固定在外管,并与下料管相连接,通过夹袋机构固定吨包机袋口,形成密闭落料。
优选地,自动称重机构包括:称量支架、称量传感器和机架,其中:称量传感器固定在称量支架下方,称量传感器固定在机架上,称量传感器与PLC控制装置相连接,经提升系统机构提升开始称重,通过PLC控制装置进料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立诚石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立诚石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54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