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脸识别活体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88291.3 | 申请日: | 202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31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马琳;章烈剽;柯文辉;吴卫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广电卓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广电运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1J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卢晓霞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识别 活体 检测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人脸识别活体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若干帧的第一类型人脸图像以及第二类型人脸图像,将第一类型人脸图像输入至已训练的第一多任务检测网络以及将第二类型人脸图像输入至已训练的第二多任务检测网络进行活体检测,得到第一类型人脸图像以及第二类型人脸图像对应的多任务检测结果,基于第一类型人脸图像以及第二类型人脸图像对应的多任务检测结果,得到第一类型人脸图像以及第二类型人脸图像的活体检测结果,若大于或等于预设比例的第一类型人脸图像以及第二类型人脸图像的活体检测结果均为活体,则判定人脸识别活体检测结果为活体。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活体检测的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人脸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人脸识别活体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以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脸识别作为一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以其特有的稳定性、唯一性、方便性,被广泛地应用在安全认证等身份鉴别领域中。
随着人脸识别的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人脸识别的安全性也受到了挑战,新型的针对生物系统的攻击也随之产生。例如,照片和视频攻击、面具攻击以及新型的对抗样本攻击,可以通过目标人物的照片、视频、面具以及对抗样本干扰人脸识别系统的识别,导致人脸识别系统受到欺骗攻击,给出错误的人脸识别结果。因此,出现了能够一定程度上保证生物识别可靠性的人脸活体检测方法。
总的来说,现有的人脸活体检测方法包括交互式和非交互式人脸活体检测,但是,现有的人脸活体检测方法无法从多方面进行人脸活体检测有效准确识别出欺骗攻击,特别是无法有效防范3D硅胶面具和新型基于对抗样本的攻击,因此,现有的人脸活体检测方法存在活体检测准确度不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活体检测准确度的人脸识别活体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一种人脸识别活体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若干帧的第一类型人脸图像以及第二类型人脸图像;
将第一类型人脸图像输入至已训练的第一多任务检测网络以及将第二类型人脸图像输入至已训练的第二多任务检测网络进行活体检测,得到第一类型人脸图像以及第二类型人脸图像对应的多任务检测结果;
基于第一类型人脸图像以及第二类型人脸图像对应的多任务检测结果,得到第一类型人脸图像以及第二类型人脸图像的活体检测结果;
若大于或等于预设比例的第一类型人脸图像以及第二类型人脸图像的活体检测结果均为活体,则判定人脸识别活体检测结果为活体;
其中,已训练的第一多任务检测网络基于包含多种欺骗攻击类别的第一类型人脸图像样本集训练得到,已训练的第二多任务检测网络基于包含多种欺骗攻击类别的第二类型人脸图像样本集训练得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活体检测包括照片任务检测、视频任务检测、对抗样本任务检测以及面具任务检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获取若干帧的第一类型人脸图像以及第二类型人脸图像包括:
获取第一类型视频流以及第二类型视频流;
对第一类型视频流以及第二类型视频流逐帧进行人脸检测,筛选出第一类型初始人脸图像以及第二类型初始人脸图像;
对第一类型初始人脸图像以及第二类型初始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追踪,得到第一类型人脸追踪图像以及第二类型人脸追踪图像;
对第一类型人脸追踪图像以及第二类型人脸追踪图像进行质量检测判断,筛选出第一类型人脸图像以及第二类型人脸图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第一类型视频流以及第二类型视频流进行人脸检测,筛选出第一类型初始人脸图像以及第二类型初始人脸图像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广电卓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广电运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广电卓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广电运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82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