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短周期高效全雄中华鳖苗种的繁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90852.3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7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君;赵阳;史新坤;赵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C12Q1/6888;C12Q1/6851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 |
地址: | 230036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周期 高效 中华 苗种 繁育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全雄中华鳖苗种繁育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短周期高效全雄中华鳖苗种的繁育方法。包括鳖蛋控温孵化、鳖蛋雌激素处理、稚鳖温室养殖、伪雌鳖筛选和亲鳖塘繁育步骤,其中,鳖蛋控温孵化中控制鳖蛋孵化温度为28±1℃;鳖蛋雌激素处理为在中华鳖胚胎孵化的15‑18时期,每个时期在最靠近胚胎位置的蛋壳面滴加雌二醇溶液,伪雌鳖筛选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本发明采用性激素滴加诱导伪雌鳖技术,操作简单,转化率高,稚鳖温室养殖大大缩短了性成熟周期,将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筛选出的伪雌鳖与原系雄鳖正常交配可达到全雄鳖苗种。本发明提供的全雄中华鳖苗种繁育方法周期短、商品化程度高,可以显著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全雄中华鳖苗种繁育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短周期高效全雄中华鳖苗种的繁育方法。
技术背景
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俗称甲鱼,是我国重要的名贵水产养殖品种。中华鳖雄鳖比雌鳖生长速度快,裙边宽厚,脂肪少,价格高,因此开展中华鳖全雄苗种单性养殖可以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对中华鳖养殖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正常发育中华鳖性别决定属雌性异配型,即雌鳖性染色体为ZW型,雄鳖性染色体为ZZ型。对早期中华鳖鳖蛋进行17β-雌二醇药物处理,可以诱导中华鳖未分化的性腺向雌性性腺发育,产生中华鳖性腺为卵巢基因型为ZZ的伪雌鳖。筛选出中华伪雌鳖(ZZ)与原系中华鳖雄鳖(ZZ)进行繁殖,能够实现全雄鳖繁殖。
目前缺乏经济、高效的全雄中华鳖苗种繁育技术,尤其对于伪雌鳖的人工诱导方式还比较复杂,转化率较低;同时对伪雌鳖的鉴定方式也较为复杂,不仅会导致中华鳖死亡,也无法适用于大批量中华鳖样品鉴定。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短周期高效全雄中华鳖苗种的繁育方法。
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短周期高效全雄中华鳖苗种的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鳖蛋控温孵化:控制鳖蛋孵化温室温度为28±1℃;
S2.鳖蛋雌激素处理:对中华鳖胚胎孵化至15-18时期的鳖蛋,每个时期进行一次药物处理,所述药物处理位置是最靠近胚胎的蛋壳面滴加雌二醇溶液;
S3.稚鳖温室养殖:稚鳖出壳后约1周时间,将稚鳖转移到温室成鳖养殖水池,控制水池温度32摄氏度并每日定时喂食。
S4.伪雌鳖筛选:设定一组中华鳖伪雌鳖性别鉴定引物对,包括一对目的基因18SrRNA和内参基因Gapdh,采用荧光定量PCR反应,利用性成熟的中华鳖表型雌鳖个体的目的基因18S rRNA在W和Z染色体上DNA拷贝数的不同将伪雌鳖筛选出来,所述目的基因18SrRNA和内参基因Gapdh引物均包括F和R两条引物,所述目的基因18S rRNA和内参基因Gapdh的引物序列如下所示:
表一.引物序列
Table1.Perimer sequences
S5.亲鳖塘繁育:将步骤S4鉴定出的伪雌鳖与雄鳖在亲鳖塘繁殖得到子代全雄鳖。
优选的,步骤S1鳖蛋控温孵化中鳖蛋放置在温室中的孵化箱孵化,所述孵化箱底部预先铺厚度为5cm的蛭石,调整鳖蛋的动物极向上放置,并在鳖蛋上覆盖约1cm厚的蛭石,所述蛭石湿度在8-12%RH。
优选的,步骤S2中雌二醇溶液滴加剂量为5μL/次,滴加浓度为50μg/μL,所述雌二醇溶液采用95wt%乙醇为溶剂进行配置。
优选的,步骤S2中中华鳖胚胎孵化时期采用胚胎发育形态特征判断,所述15-18时期的胚胎发育形态变化特征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08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道路车流大数据的信号灯管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纸巾盒注塑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