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冠梁处的支撑接撑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91094.7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22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黄俊光;罗永健;李健津;陈香波;李伟科;张晓伦;孙世永;秦泳生;梁永恒;林祖锴;彭浩;张帅;田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陆潘冰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冠梁处 支撑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冠梁处的支撑接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完成第一基坑的开挖;完成第一支护系统的搭建;在第一基坑的外侧开挖第二基坑至第一预设深度,第一预设深度与第一冠梁的位置对应,第二基坑和第一基坑的相邻位置共用支护桩;去除第一冠梁上对应于第一支撑的部分;完成第二支撑的浇筑,使第二支撑与第一支撑连接在一起。该冠梁处的支撑接撑方法,当第一基坑开挖完成且第一支护系统搭建完成之后,将与第一支撑对应的第一冠梁的部分去除,之后,通过将第二支撑和第一支撑浇筑成一体,实现第二支撑与第一支撑的接撑操作,相比传统单独搭建第二支护系统的方式,减少了工作量,缩短了工期,还降低了整体的造价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冠梁处的支撑接撑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城市中的地块逐渐呈现出寸土寸金的趋势。为节省土地资源,开发者通常会想办法尽可能多地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而地下空间的充分开发使得城市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深基坑(大基坑)。这些基坑通常处于闹市区,且基坑周边的环境较为复杂。因此,在闹市区对基坑的施工要求也极为苛刻。基坑的开挖通常采用混凝土进行支撑,以有效控制基坑周边的位移,从而保证施工安全。
然而,在基坑开挖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导致基坑无法一次开挖完成,而是需要分期进行。例如:在所需开挖基坑的区域中,一部分区域满足施工条件,则该区域可以直接开挖,而另一部分区域并不满足施工条件,则该区域不可以直接开挖,需要等满足施工条件之后再进行开挖。由于混凝土支撑通常一次浇筑形成,后期无法加长,这就导致一个问题:
先前开挖一期基坑时搭建有一个支护系统(支撑系统),以保证施工安全,后期开挖二期基坑时同样又要搭建一个支护系统(支撑系统),以保证施工安全,而后期开挖二期基坑的支护系统(支撑系统)的搭建会受到先前开挖一期基坑所搭建支撑系统以及实际施工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造价成本很高;同时,先前开挖的一期基坑和后期开挖的二期基坑均需搭建支护系统,也导致工期被拉长,容易拖累整个工程进度。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冠梁处的支撑接撑方法;该冠梁处的支撑接撑方法能够通过第一支撑和第二支撑的接撑操作,减少搭建第二支护系统的工作量,缩短工期。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冠梁处的支撑接撑方法,基坑包括第一基坑和第二基坑,所述第二基坑和所述第一基坑相邻设置,所述第一基坑对应设有第一支护系统,所述第二基坑对应设有第二支护系统;所述第一支护系统包括支护桩、第一支撑和第一冠梁,所述支护桩设有多个并成排设置形成支护墙,所述第二支护系统包括第二支撑;所述冠梁处的支撑接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完成所述第一基坑的开挖;完成所述第一支护系统的搭建;
在所述第一基坑的外侧开挖所述第二基坑至第一预设深度,所述第一预设深度与所述第一冠梁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二基坑和所述第一基坑的相邻位置共用所述支护桩;
去除所述第一冠梁上对应于所述第一支撑的部分;
完成所述第二支撑的浇筑,使所述第二支撑与所述第一支撑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一支护系统还包括第一加强撑,所述第一加强撑设在所述第一支撑和所述第一冠梁的连接位置;所述第二支护系统还包括第二加强撑,所述第二加强撑设在所述第二支撑和所述第一冠梁的连接位置;
在完成所述第二支撑的浇筑,使所述第二支撑与所述第一支撑连接在一起的步骤中,包括以下步骤:
完成所述第二支撑和所述第二加强撑的浇筑,使所述第二支撑、所述第一支撑、所述第一冠梁和所述第二加强撑连接为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10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清灰的热风炉
- 下一篇:一种虚拟化环境中多数据中心互连的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