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侧墙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92247.X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8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景山;徐磊;钱海飞;钱雪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今创风挡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7/08 | 分类号: | B61D1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陶小丽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侧墙,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侧墙组件(100)、第二侧墙组件(200)、转轴组件(300)、移摆机构(400)、减磨组件(500)和转轴套组件(600);车体处于静止状态时,侧墙中的所述第一侧墙组件(100)通过所述转轴组件(300)与车体可摆动和/或转动的连接,所述第二侧墙组件(200)通过所述转轴套组件(600)与车体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第一侧墙组件(100)位于所述第二侧墙组件(200)外部,所述第一侧墙组件(100)的内表面和所述第二侧墙组件(200)的外表面近似于平行并具有恒定的空间间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轨道交通车辆上的一种侧墙。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两片式相互之间可实现相对移动和/或摆动的侧墙板,在车体运行时侧墙板之间存在摩擦,为了解决摩擦的技术问题通常采用在两块侧墙版接触部分之间粘接减磨条,但是这样的减磨方法在车体长时间运行后依然会存在两块侧墙板相互之间的摩擦,最终导致两块侧墙版功能性失效。在维修维护连接贯通道时只能通过更换侧墙板来解决这一问题。
现有技术中两片式相互之间可实现相对移动和/或摆动的侧墙板位于车体连接贯通道中,车辆运行时两节车体在经过高度不平整及环境复杂的路段时,车体间经常会存在高度落差,此时两片式侧墙板的侧墙组件经常会车体运行过程中在抬高和侧滚的工况下产生闪缝。当车内有旅客时,往往会因为旅客的手指伸入到侧墙组件之间的缝隙内造成人身伤害事故的出现,但目前尚未有好的方法能解决两片式侧墙板在抬高和侧滚的工况下侧墙组件之间闪缝存在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两片式相互之间可实现相对移动和/或摆动的侧墙板位于车体连接贯通道中,为便于两片式侧墙板在车体通过非直线路段时进行延展、伸缩、摆动以提供乘客倚靠和提高安全性,防止折棚组件外露影响美观,通常采用移摆机构分别安装在两片侧墙上以实现该功能。但是这种移摆机构在车体运行时会存在如下的问题:1)导杆为单面导槽,在列车极限运动状态下,诸如车体在拉伸和/或抬高状态下,定位螺丝会滑出导槽位置,导致第一侧墙组件和第二侧墙组件分离并侧倒,容易带来人身安全隐患。2)第一支架组件中的两个轴承为安装在管的两端,两个轴承另一端都没有其他止档,在运动过程中容易发生轴承脱离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侧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1.两块侧墙板相互之间的摩擦,最终导致两块侧墙版功能性失效;2.侧墙在抬高和侧滚的工况下产生闪缝以及存在闪缝造成人身伤害事故;3.侧墙上的移摆机构在车体运行时导致第一侧墙组件和第二侧墙组件分离并侧倒,第一支架组件中的两个轴承没有止档,容易发生轴承脱离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侧墙,包括:第一侧墙组件、第二侧墙组件、转轴组件、移摆机构、减磨组件和转轴套组件;车体处于静止状态时,侧墙中的所述第一侧墙组件通过所述转轴组件与车体可摆动或转动的连接,所述第二侧墙组件通过所述转轴套组件与车体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第一侧墙组件位于所述第二侧墙组件外部,所述第一侧墙组件的内表面和所述第二侧墙组件的外表面近似于平行并具有恒定的空间间隙。
进一步,所述减磨组件和所述移摆机构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侧墙组件和所述第二侧墙组件上,所述减磨组件位于所述第一侧墙组件的内表面和所述第二侧墙组件的外表面之间;所述移摆机构位于所述第一侧墙组件和所述第二侧墙组件的内表面;所述第一侧墙组件和所述第二侧墙组件通过与所述减磨组件和所述移摆机构相结合的结构进行伸缩和/或摆动;所述转轴组件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侧墙组件上,另一端安装在车体上;所述转轴套组件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二侧墙组上,另一端安装在车体上。
进一步,所述移摆机构,包括:拉杆座组件、导杆组件、螺钉组、孔板、第一支架组件和支架;所述拉杆座组件与所述导杆组件通过所述螺钉组连接成一体,所述第一支架组件安装于所述导杆组件上,所述支架与所述孔板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组件两侧,并所述支架与所述孔板通过螺钉与侧墙板紧固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组件与所述支架、所述孔板之间摆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组件与所述导杆组件移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今创风挡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常州今创风挡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22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锚具多轴同步钻孔装置
- 下一篇:一种废弃电焊条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