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传输接线端子压环组装装置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97309.6 | 申请日: | 202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4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俞佳红;陈宗萍;崔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俞佳红 |
主分类号: | H01R43/20 | 分类号: | H01R43/20;H01R4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09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传输 接线 端子 组装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数据传输接线端子压环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压环定位组件(51)和压环组装组件(52);压环定位组件(51)位于模具输送装置(1)后部,压环定位组件(51)用于将外壳接线压环组合件进行定位,压环定位组件(51)包括压环定位支架(511)、压环定位气缸(512)和压环定位移动杆(513);压环定位支架(511)设置在机架上,压环定位气缸(512)设置在压环定位支架(511)上,压环定位移动杆(513)与压环定位气缸(512)的移动部连接,压环定位移动杆(513)的后端设置压环定位头(5131),压环定位头(5131)的后端设置有第一配合槽(514),压环定位移动杆(513)上位于第一配合槽(514)前侧设置有第二配合槽(515),第二配合槽(515)上设置有弧形配合槽(516);压环组装组件(52)位于模具输送装置(1)的上方,压环组装组件(52)用于将压环压至外壳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据传输接线端子压环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配合槽(514)的高度低于第二配合槽(515)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据传输接线端子压环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压环定位头(5131)的后端下部设置有配合凹面(5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据传输接线端子压环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凹面(517)的前部设置有压环定位配合斜面(5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据传输接线端子压环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压环组装组件(52)包括压环组装支架(521)、压环组装限位支架(522)、压环组装气缸(523)、压环组装升降杆(524)、压环组装升降头(525);压环组装支架(521)设置在机架上,压环组装气缸(523)设置在压环组装支架(521)且位于模具输送装置(1)上方,压环组装升降杆(524)与压环组装气缸(523)的移动部连接,压环组装升降头(525)连接在压环组装升降杆(524)的底部,压环组装限位支架(522)设置在压环组装支架(52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数据传输接线端子压环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压环组装限位支架(522)上设置有与压环组装升降杆(524)配合的压环组装限位槽(5221),压环组装升降杆(524)位于压环组装限位槽(5221)内升降移动。
7.一种数据传输接线端子压环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接线端子压环组装装置;通过压环定位气缸(512)带动压环定位移动杆(513)向后移动,使压环定位移动杆(513)上的压环定位头(5131)插入至输送模具(15)的底座折弯插入槽(1512)内,通过压环定位头(5131)上的第一配合槽(514)将接线组(9)上的接触片(92)下部进行初步折弯,通过第二配合槽(515)上的弧形配合槽(516)与外壳套(81)内的接触片套(91)的下部(911)相配合,将接触片套(91)的下部(911)顶住限位,并使第二配合槽(515)将U型支撑板(80)进行支撑,通过压环组装气缸(523)带动压环组装升降杆(524)下降,从而使压环组装升降杆(524)带动压环组装升降头(525)将压环(10)组装至外壳(8)内,并使接线组(9)固定在外壳(8)内。
8.一种数据传输接线端子自动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输送装置(1)、外壳进料装置(2)、接线组进料装置(3)、压环进料装置(4)、接触片折弯装置(6)、下料装置(7)和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环组装装置(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俞佳红,未经俞佳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730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板平面天线阵面姿态精度快速精准调整方法
- 下一篇:一种异常处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