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四卷芯的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97438.5 | 申请日: | 202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3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高冲;张旭;王友路;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3 | 分类号: | H01M10/0583;H01M10/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张名列 |
地址: | 23001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四卷芯 成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卷芯的成型方法,所述卷芯包括隔膜、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述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通过叠片组件叠放于所述隔膜上,再通过折叠组件对叠放有正极片和负极片的隔膜进行折叠以形成卷芯,最后将四个卷芯组装成四卷芯的锂电池。本发明通过叠片台按固定轨迹进行移动使隔膜同步运动,使隔膜在叠片过程中始终沿同一方向运动,由此保证隔膜的张力;并通过机械手将极片按照固定顺序和数量至于隔膜上,保证叠片对齐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四卷芯的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锂离子电池多采用“Z”形叠片方式进行卷芯制作,但传统方式中隔膜在传输路径上需要往复运动,即为保持隔膜的张力,隔膜在传输路径上正向运动一段距离后,需要再反向运动一段距离,此种方式不利于隔膜在传输路径上的纠偏作业,致使叠片时的隔膜对齐度较差、隔膜张力不均匀且易造成隔膜破损。
传统“Z”形叠片机多采用单片上料方式,即每次只上料一片正极片或者负极片,效率较低,且效率提升面临较大的瓶颈,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生产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四卷芯的成型方法,以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四卷芯的成型方法,所述卷芯包括隔膜、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述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通过叠片组件叠放于所述隔膜上,再通过折叠组件对叠放有正极片和负极片的隔膜进行折叠以形成卷芯,最后将四个卷芯组装成四卷芯的锂电池;
其中,所述叠片组件包括导引辊、正极片料盒、负极片料盒、叠片台、机械手及叠片压爪,所述叠片台可围绕所述导引辊进行移动,所述导引辊的两侧分别设有正极片料盒和/或负极片料盒;
所述叠片组件的叠片包括以下步骤:
S1、所述叠片台先设置在所述导引辊的一侧,所述隔膜将沿所述导引辊且以水平状态导引至所述叠片台上,机械手抓取处于这一侧的正极片料盒和/或负极片料盒中的正极片和/或负极片且放置于隔膜上,通过叠片压爪对正极片和/或负极片进行固定,此时叠片台与导引辊之间的隔膜未固定;
S2、使叠片台沿设定的路径轨迹围绕导引辊移动至所述导引辊的另一侧,步骤S1中隔膜同叠片台同步移动且被牵引后以水平状态叠加于步骤S1中正极片和/或负极片的上层,机械手抓取处于另一侧的正极片料盒和/或负极片料盒中的正极片和/或负极片且放置于上层的隔膜上,通过叠片压爪进行固定;
S3、使叠片台按步骤S2中的路径轨迹重新移动回步骤S1中的位置,隔膜同步移动后在叠片台上形成三层隔膜,再根据处于最下层隔膜和中间层隔膜上的正极片和/或负极片的摆放顺序和摆放数量,判定在最上层隔膜上是否摆放正极片和/或负极片,完成后裁断隔膜,使正极片、负极片及隔膜在叠片台上形成叠片单元;
所述折叠组件的折叠步骤为:将叠片单元取出后置于折叠组件上进行折叠以形成卷芯;
所述四卷芯的成型步骤为:通过连接组件将两个卷芯组装形成两卷芯,通过盖板组件对两个两卷芯进行组装,即形成四卷芯的锂电池。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设定的路径轨迹呈半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折叠步骤具体为:根据三层隔膜上正极片和负极片的摆放顺序和摆放数量对隔膜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180°折叠并对折叠次数进行设定,使形成的卷芯中正极片与负极片从下到上交替排布。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底片、上压片及引流片,所述上压片垂直连接在所述底片上,所述引流片形成于所述底片的一侧且与所述底片呈90°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74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漏磁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烟灶联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