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薇甘菊柄锈菌的接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97897.3 | 申请日: | 202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8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博;钱万强;任行海;张付斗;万方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24 | 分类号: | C12Q1/24;C12M1/32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严仕力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甘菊 锈菌 接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薇甘菊柄锈菌的接种方法,步骤为:将待接种新鲜薇甘菊植株放置在可打开的箱子中,所述箱子底部盛有水;将网板水平安装在所述箱子内,所述网板位于所述薇甘菊植株上方;将带有成熟薇甘菊柄锈菌孢子的带菌叶片放置在所述网板上,其中所述叶片有孢子的一面向下;将箱子封闭,置于18‑25℃的恒温培养箱或房间内,黑暗条件下培养48h后取出,室内培养。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简易装置,合理布置带菌叶片和健康植株,并保持箱子内的湿度,为菌的接种创造稳定条件,本方法较现有接菌方法效果大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寄生的微生物培养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薇甘菊柄锈 菌的接种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抗药性、农药残留的增加,生物防治逐渐成为人们的研究 方向。薇甘菊柄锈菌是一种寄生在薇甘菊上的病原真菌,对除寄主以外的植 物不造成危害。具有成为薇甘菊生物防制剂的潜力。薇甘菊柄锈菌(Puccinia spegazzinii)隶属于锈菌目(Uredinales)柄锈菌属(Puccinia),是一种生 活周期短、寄主专一性强的真菌,目前不能离体培养,只能连续存活在活体 植株上。薇甘菊柄锈菌的繁殖是成熟冬孢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打开孢子器, 释放担孢子。担孢子是锈菌的5类孢子之一,因为它着生在担子上,故称为 担孢子。在现有的技术中,一般将健康的薇甘菊植株与带有成熟薇甘菊柄锈 菌的带菌薇甘菊植株放到一起培养。薇甘菊柄锈菌接种时担孢子的释放量低, 接种效果差。并且,由于该菌在接种时对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要求较高,接 种多在恒温培养箱中小规模接种,菌的繁殖量小。一方面,相关的仪器价格 较为昂贵,另一方面,当需要试验植株的量较大时,采用恒温培养箱进行接 种不能满足要求。因此,改进接种装置和接种方法,提高接种效果是非常必 要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薇甘菊柄锈菌的接种方法。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薇甘菊柄锈菌的接种方法,其关键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将待接种新鲜薇甘菊植株放置在可打开的箱子中,所述箱子底 部盛有水,在所述薇甘菊植株表面喷一层水雾;
步骤二、将网板水平安装在所述箱子内,所述网板位于所述薇甘菊植株 上方;
步骤三、将带有成熟薇甘菊柄锈菌孢子的带菌叶片放置在所述网板上, 其中所述叶片有孢子的一面向下;
步骤四、将箱子封闭,置于18-25℃的恒温培养箱或房间内,黑暗条件下 培养48h后取出,室内培养。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步骤二中,所述网板位于所述薇甘菊植株上方 5-10cm处。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步骤三中,在所述带菌叶片的叶面和叶背喷上 一层水雾,然后再放置到所述网板上。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步骤四中,在所述箱子内壁喷一层水雾后再封 闭。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步骤四中,所述恒温培养箱或房间内的温度为 20℃。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箱子包括水槽,该水槽上竖向设置有筒体,该 筒体的上端扣盖有盖板,所述筒体筒壁与所述网板之间设有升降调节机构;
所述步骤二中,将所述网板连接所述升降调节机构,然后调节所述网板 到所述薇甘菊植株的距离。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升降调节机构至少有两套,所有所述升降调节 机构沿着所述筒体筒壁环向分布;
所述升降调节机构包括悬挂条和设置在所述筒体筒壁上的紧固机构;
在所述悬挂条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孔;
所述步骤二中,将所述悬挂条通过适当位置的所述定位孔挂接在所述紧 固机构上,所述悬挂条的下端连接所述网板所述悬挂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78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