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确定在梁场硬化层上加铺路面结构厚度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98331.2 | 申请日: | 202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70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钟少杰;刘玉龙;李树平;李洪斌;林振华;杨剑伟;梁满坤;李祖权;谢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3/00 | 分类号: | E01C3/00;E01C3/04;E02D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刘菁菁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确定 硬化 层上加 铺路 结构 厚度 处理 方法 | ||
1.一种用于确定在梁场硬化层上加铺路面结构厚度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凿除梁场硬化层上的台座结构,并对凿除台座后的梁场硬化层顶面进行修整以及对梁场硬化层顶面的裂缝进行修复;
S2、测量梁场硬化层的顶面标高,判断梁场硬化层的顶面标高是否小于预设路床顶面标高,若是,则执行步骤S3至步骤S4,若否,则执行步骤S5至步骤S7;
S3、测量梁场硬化层顶面的当量回弹模量,并在梁场硬化层顶面用未筛分碎石填筑至预设路床顶面标高,形成碎石层;
S4、基于梁场硬化层顶面的当量回弹模量和碎石层的弹性模量,确定加铺路面结构的厚度;
其中,碎石层的弹性模量的获取过程如下:
(1)测量碎石层顶面的当量回弹模量;
(2)基于碎石层顶面的当量回弹模量,应用力学软件计算在标准荷载作用下碎石层顶面的第一计算弯沉值;
(3)获取碎石层的初始模量,在将碎石层视为一层结构层,以及将梁场硬化层、填石路基和土基合并为一层结构层并作为半无限弹性地基的条件下,基于梁场硬化层顶面的当量回弹模量和碎石层的初始模量,应用力学软件计算在标准荷载作用下碎石层顶面的第二计算弯沉值;
(4)判断第二计算弯沉值与第一计算弯沉值之间的误差量是否在预设的误差量范围内,若否,则根据预设修正规则不断调整碎石层的初始模量,重复步骤(3)直至第二计算弯沉值与第一计算弯沉值之间的误差量在预设误差范围内,将调整后的碎石层的初始模量作为碎石层的弹性模量;
S5、利用落锤式弯沉仪对梁场硬化层顶面的多个弯沉测试点的弯沉进行测试,以获得梁场硬化层顶面的一组实测弯沉盆数据;
S6、在将梁场硬化层视为一层结构层,以及将填石路基和土基划分为一层结构层并作为半无限弹性地基的条件下,对得到的一组实测弯沉盆数据进行反算处理,得到梁场硬化层的弹性模量和填石路基顶面的当量回弹模量;
S7、基于梁场硬化层的弹性模量和填石路基的顶面当量回弹模量,确定加铺路面结构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确定在梁场硬化层上加铺路面结构厚度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修正规则不断调整碎石层的初始模量的步骤包括:
(4-1)判断第二计算弯沉值是否大于第一计算弯沉值;
(4-2)若是,则将碎石层的初始模量加上预设的模量增大值,以得到调整后的碎石层的初始模量;
(4-3)若否,则将碎石层的初始模量减去预设的模量减小值,以得到调整后的碎石层的初始模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确定在梁场硬化层上加铺路面结构厚度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得到的一组实测弯沉盆数据进行反算处理,得到梁场硬化层的弹性模量和填石路基顶面的当量回弹模量的步骤包括:
S221、采用非线性力学分析模型建立理论弯沉盆数据与实测弯沉盆数据之间的误差控制关系式:式中Wi为弯沉测试点的理论弯沉值,其基于hj、Ej、μj、Rj、P和a计算得到,hj为各结构层的厚度,Ej为各结构层的弹性模量,μj为各结构层的泊松比,Rj为每个传感器测试点到荷载中心之间的距离,P为落锤式弯沉仪施加的荷载,a为荷载作用半径,m为传感器测试点数,j为结构层数,ε2为实测弯沉盆与理论弯沉盆之间的相对平方误差和,Li为弯沉测试点的实测弯沉值,qi为根据实测弯沉盆数据拟合精度选取的加权系数;
S222、基于获得的一组实测弯沉盆数据和误差控制关系式,反算得到梁场硬化层的弹性模量和填石路基顶面的当量回弹模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833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