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包模组的电压温度采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98463.5 | 申请日: | 202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3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祝加林;韩廷;王安民;卢雪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10/48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苗娟 |
地址: | 23001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组 电压 温度 采集 装置 | ||
一种软包模组的电压温度采集装置,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包括在软包模组内部设置FPC模块、温度传感器和镍片;所述FPC模块包括集成线路和熔断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镍片分别与FPC模块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布置在电芯表面用于采集电芯的温度,所述镍片与电芯的正负极的连接铜排连接,用于采集电芯的电压;所述FPC模块与BMS的低压连接器的连接,将采集到的模组电压、温度信号传输给BMS的低压连接器。本发明采用FPC作为温度和电压信息传输的载体,模组两端的电压信号通过镍片传输的FPC上,温度信号通过温度传感器、导热泡棉和压板等装置将模组的温度信号传输到FPC上,FPC一体成型,有效降低了中间转接造成的累计误差和故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包模组的电压温度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发展和使用量的逐渐增加,电动汽车对行驶里程的要求、安全性越来越高。为了满足更高行驶里程的需要,电动汽车对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的要求不断提高。采用软包电芯的成组方案成为了提高电池能量密度的有效方法。软包电池的基本结构与圆柱和方形是类似的,都是正极、负极、隔膜、绝缘材料、正、负极极耳和壳体,但是软包电池的壳体是铝塑膜,比传统的铝壳更轻,软包电池的能量密度比方形的更高。
软包电池的壳体是铝塑膜,铝塑膜变形空间较大,不像钢壳铝壳电芯那样热失控时候会发生爆炸;壳体是一层铝塑膜,重量轻,非活性部分所占比重小,相同尺寸规格容量更大,壳体强度低,循环过程中对内部结构产生的机械应力小,对循环寿命有益;极耳位置充裕,充放电过程中,热量分布均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软包模组的电压温度采集装置,可解决现有软包模组采集结构复杂,温度采集精度不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软包模组的电压温度采集装置,包括在软包模组内部设置FPC模块、温度传感器和镍片;所述FPC模块包括集成线路和熔断器;
所述温度传感器和镍片分别与FPC模块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电芯上用于采集电芯的温度,所述镍片与电芯的正负极的铜排连接,用于采集电芯的电压;
所述FPC模块与BMS的低压连接器的连接,将采集到的模组电压、温度信号传输给BMS的低压连接器。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保护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传感器上设置用于传递温度的导热泡棉。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泡棉上方设置压板,使导热泡棉和温度传感器充分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镍片与FPC模块连接处设置L型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FPC模块背面设置双面胶,便于FPC模块固定。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软包模组的电压温度采集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软包电池组电压、温度采集方法,采用FPC作为温度和电压信息传输的载体,模组两端的电压信号通过镍片传输的FPC上,温度信号通过温感、导热电和压板等装置将模组的温度信号传输到FPC上,FPC一体成型,有效降低了中间转接造成的累计误差和故障。
2、本发明温度采集位置设置温感保护支架,可以有效的保护在模组装配和使用过程中对温感的保护。在支架的上方布置导热垫和压板,导热垫和压板可以使温度传感器和电芯充分接触,可以有效降低因接触不充分导致的温度采集误差。
3、本发明在模组两端的FPC上设置柔性臂结构,该结构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因模组堆叠尺寸误差对FPC的影响,另一方面可以减小模组正常使用过程中电芯的膨胀对FPC的影响。
4、本发明提供的软包模组温度、电压采集方法,模组内电压、温度采集精度高,模组使用寿命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84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